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長安與標致雪鐵龍可能已簽署合資意向書(更新一)

鉅亨網新聞中心


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標致雪鐵龍集團可能已于5月4日在重慶正式簽署合資意向書,據悉,雙方將在合資公司中分別持股50%。

據中新社5月6日報道,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以下簡稱“PSA”)已于5月4日在重慶正式簽署合資意向書。日前,長安集團已向媒體確認,將在6日通過旗下上市公司在國內舉行發布會,發布這一合資事件。

道瓊斯通訊社援引中國長安副總裁杜毅的話稱,長安和PSA將在合資公司中分別持股50%,汽車生產廠將落戶傳言已久的深圳,即哈飛深圳基地。據消息人士稱,5月4日,PSA標致雪鐵龍集團總裁瓦蘭先生飛抵重慶,同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50對50的合資協議。

近年來,長安集團加速了資產重組和擴張的步伐。2009年11月10日,中兵裝和中航工業正式宣布重組長安集團。中航工業下屬的昌河、哈飛等企業并入新長安,重組后的新長安集團具有9大生產基地,擁有21個整車工廠和27家直屬企業,整車及發動機年產能力220萬輛,并建有海外基地,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集團之一。此外,重組后的新長安研發實力雄厚,國內外都有設計研發中心,還積聚了一批海歸人才。


盡管長安汽車與PSA高層均未對雙方談判的進展與細節做出更多披露,但不少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快速趕超并力爭沖擊“老三”位置的長安汽車與在國內汽車市場中表現平平的法國汽車業巨頭的聯姻可謂是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前景令人期待。

4月初媒體就曾引用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相關人士的話稱,長安與PSA簽約已經近在眼前,本月內就會完成。中國長安副總裁杜毅此前對道瓊斯通訊社表示,長安和PSA的合資公司汽車生產廠將落戶傳言已久的深圳,即哈飛深圳基地。

據悉,而之所以最終選擇在深圳簽約,是因為這里有哈飛汽車的深圳基地,長安PSA組建的新合資公司初期無疑將會借助這個已空置兩年的基地。

實際上,追溯最初哈飛與PSA接洽合作,哈飛深圳基地一直被認為是合作的落地之處。2004年9月,哈飛汽車曾在深圳北部興建了哈飛汽車深圳基地,設計年產能為10萬輛。由于投產的賽豹轎車銷售不佳,從2007年6月起,哈飛深圳基地就全面停產。

據悉,5月5日,長安與PSA達成合資意向一事,在長安和PSA內部也依然高度保密,眾多無關人員都表示,還沒有聽說此事。

經濟觀察網5月6日消息,長安汽車集團負責對外宣傳的公司辦公室負責人確認了此事,并表示“明天(6日)下午我們會有正式的發布會,發統一的新聞稿給大家”。

與之前與哈飛談判拉鋸數年未成不同,這次PSA與長安的合作談判堪稱速戰速決。09年11月中旬,長安汽車集團如愿收購新中航旗下的哈飛、昌河、東安動力等汽車業務。之后,成為哈飛汽車新東家的長安汽車出面與PSA商討合作事宜。5個多月后,雙方迅速敲定合作框架。

在此之前,PSA在中國尋找第二合作伙伴的過程歷經多次波折。2007年6月,PSA與哈飛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打算共同組建持股比例各占50%的合資公司,生產和銷售10座以下的高檔輕型商用車,合資公司將依托哈飛在深圳的生產基地。在此之前,雙方曾談判了三年。

但隨后,PSA現有的合作伙伴東風汽車集團不滿PSA的移情別戀,強勢出手準備收購哈飛汽車,PSA與哈飛的合作生變。再之后,原來有意剝離汽車業務的新中航改變思路,決意做大汽車業務,東風收購哈飛汽車一事不了了之。PSA繼續與新中航洽談合作事宜,但一直未有結果。

09年,在主管政府部門的促成下,新中航將旗下汽車業務與長安汽車聯手組建新長安汽車,PSA的談判對象也因此變為長安汽車集團。

與之前實力弱小的哈飛汽車不同,晉身為國內四大汽車集團之列、為政府重點支持鼓勵對象的長安汽車在與PSA的談判中態度更主動、話語權更強。消息人士透露說,長安接手與PSA談判后,一個主要想法就是不在談判上搞拉鋸戰,能談則盡快敲定,不行就趁早散伙。

支撐長安在此次合作談判上有更大話語權的另一個原因是,雙方這次的合作方式不同于以往,雙方地位更平等。消息人士透露,以往合資公司多是外方拿來車型、技術和品牌,也因此外方在合作中更占優勢。這次長安與PSA不是從PSA拿來多少車型與技術,而是利用長安的技術平臺,生產能盡快上量的小型車。合資公司的產品也很可能是掛長安的自主品牌,或者合資公司自創一個新品牌。

PSA能接受這樣的合作條件,也與其自身困境有關。PSA年報顯示,該集團2009年全球銷量318.8萬臺,出現11.61億歐元的凈虧損,是上年的3倍多。在中國市場,PSA的業務發展也不盡如人意。2009年,PSA與東風集團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共銷售27萬輛,增長52%。盡管增速是前所未有地好,但與其他一線合資企業尚有不小差距。PSA急于在中國尋找新的合作伙伴,提升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杜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