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產助推2009年白糖大漲新年度糖價可能沖高回落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09年鄭州白糖期貨由熊轉牛,白糖價格觸底回升,逐漸向歷史高點發起挑戰。除了商品整體牛市的推動外,白糖產量大幅減產,導致白糖供不應求的基本面成為了鄭糖價格走高的最為重要的原因。在即將來臨的2010年,中國的白糖仍處于供需偏緊的格局中,種種不確定因素將有可能在一段時間中進一步推高白糖的價格。但是由于白糖的產量周期特性,如果2009年末2010年初不發生大的天氣災害,白糖供不應求的局面將有所轉變,白糖的價格在2010年二季度后預計將呈逐漸回落走勢。
回顧2009年國內外食糖的走勢,可以發現國際食糖的價格遠比國內食糖強勢,國內外糖價的聯動性有所增強。紐約原糖從2009年1月2日低點11.60美分/磅上漲到26年歷史高點26.25美分/磅,上漲幅度為126.29%;而鄭糖指數從2009年1月5日2,908元/噸的低點上漲到12月17日高點5,490元/噸,上漲幅度僅為89%。
2009年國內白糖的上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9年初至2009 年3 月中旬。由于白糖現貨價格長期低于成本,而關于2008/09榨季減產的消息吸引資金進入,此外周邊市場超跌反彈也對糖價形成支撐,推動鄭糖迅速上漲。08/09年度我國白糖最終產量數據為 1,243萬噸左右,較上一年度的1,484萬噸減少了241萬噸,減產幅度為16%。這是三年來我國食糖市場首度出現減產,使得我國食糖產量可能開始轉入減產周期中。因此2009年1月-4月上旬,鄭糖期價出現大幅反彈炒作,909合約期價從2008年的收盤價2,942元/噸上漲至4月13日的最高3,904元/噸,漲幅達960元/噸。這一階段,國內白糖現貨價格也跟隨期價上揚,但幅度較小。價格從2,900元/噸上漲至3,700元/噸,漲幅為800元/噸。
第二階段是3 月中下旬至7 月中下旬,產量逐漸明朗,減產基本上得到確定,鄭糖呈現震蕩整理走勢。在4月份之后國內白糖產量逐漸浮出水面,而價格也產生了相應的上漲,因此多空暫時步入平衡,期貨行情陷入震蕩整理階段。此階段白糖期貨主力合約轉為1001合約,期價主要維持于4,050-4,250元/噸的區間內波動。這階段消費未能較明顯出現增長使得多頭無力再度拉高期價。這一階段國內白糖現貨價格出現小幅震蕩上揚態勢,但南寧區現貨價格無法有效突破3,800元/噸,僅僅是幾天報價高于3,800元/噸。最主要的還是消費平淡的原因。
第三階段是7 月下旬至11月下旬,隨著消費旺季到來,并且在西寧糖會不拋儲表態的影響下,國內白糖供需預計短缺情況下糖價迅速沖高,鄭糖期貨價格站上5,000元/噸,現貨價格也侍機站上4,100元/噸。但是隨后的地方拋儲使市場熱度驟降,進入了3個半月的調整期。8月7-10日,中糖協年會在青海西寧召開,會議的基本結論為:2009/10榨季白糖消費還將平穩增長;2009/10榨季白糖仍存在供需缺口,預計缺口為100-150萬噸;發改委、中糖協等相關領導表示,目前國家儲備糖沒有放儲的計劃,以便在2010年糖源減少,國際糖價居高不下,國內供需有缺口的情況下能調控國內糖市,平抑國內糖價。會議結束后,利好的論調導致鄭糖價格大幅攀升,不過在8月中下旬,廣西白糖拋儲60萬噸得到確認,鄭糖價格大幅回調,進入了長時間的調整期。
第四階段是11月下旬至今,在白糖現貨價格突破4,500元/噸的放儲心理價位后,國儲并未有所動作。市場對未來白糖供不應求的擔憂升溫,白糖現貨價格加速上漲,突破5,000元/噸,倒逼國儲于12月10日進行放儲操作,對糖價的升溫有所抑制。鄭糖價格逐漸進入高位震蕩中。
總的來看,2009年白糖價格由熊轉牛主要是由于美元走弱、通脹預期、自身供需偏緊等因素所致。作為大宗商品的計價單位,美元的強弱必將對大宗商品的價格有著較大的影響。年初次貸危機危機逐漸減弱,投資者信心有所恢復,美元指數逐步上漲,一度接近90。但是美國為挽救美國經濟,大量增發貨幣,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后遺癥逐漸顯現,美元指數開始了漫長的下跌,而大宗商品的漲勢也呈現遞增態勢。不過導致白糖價格上漲最為重要的因素則是食糖自身供需偏緊導致。從國際食糖的供需情況來看,印度2008/09年度糖產量下滑44%,從2007/08榨季的2,630萬噸降至1,470萬噸成為國際糖價的導火索。印度食糖年需求量大概為2,250萬噸,印度巨大的供需缺口導致巴西出口壓力大增,國際食糖價格快速上漲。
從國內食糖供需情況來看,2008/09制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1,243.12萬噸,比2007/08制糖期的1,484.02萬噸大幅減少16%;2008/09制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為1,140.73萬噸,累計銷糖率91.76%,而2007/08制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為1,253.29萬噸,累計銷糖率84.45%,可見2008/09制糖期累計銷糖率遠高于2007/08制糖期;從期末庫存來看,2007/08制糖期期末庫存為230.73萬噸,而2008/09制糖期期末庫存僅為102.39萬噸,庫存消費比大幅下降。
對于即將來臨的2010年,分析師認為,由于2010年10月前中國的白糖仍處于供需偏緊的格局中,種種不確定因素將有可能在一段時間中進一步推高白糖的價格。但是由于白糖的產量周期特性,如果2009年末2010年初不發生大的天氣災害,白糖供不應求的局面將有所轉變,白糖的價格在2010年二季度后預計將呈逐漸回落走勢。
從宏觀形勢來看,未來全球的經濟形勢將進一步好轉,美元的弱勢以及通脹預期仍將存在,這將對大宗商品依舊形成支撐。隨著美國寬松貨幣政策的執行,次貸危機的陰霾逐漸散去,美國經濟逐漸轉好,消費者信心逐漸走強。美聯儲12月16日以10:1的投票結果維持利率在0-0.25%不變,同時宣布保持貼現率在0.50%不變,重申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利率水平,這也表明未來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持續,美元指數可能在2010年繼續維持弱勢,而充裕的流動性將推升物價,通貨膨脹的預期將增強,這對大宗商品有所利好。而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勢頭,基本能完成年初制定的8%的GDP增長目標。此外CPI指數也逐漸上漲,在經歷了連續9個月的負增長后,CPI在11月份“轉正”同比增長0.6%。2010年《經濟藍皮書》預測2010年CPI指數將達到2%。
從基本面來看,由于印度食糖增產有限,2009/10榨季國際的食糖仍處于供需短缺的局面,食糖價格易漲難跌。由于不利天氣影響,印度2009/10榨季食糖產量可能不足1,600萬噸,所以雖然巴西產量達到歷史新高3,460萬噸,國際食糖仍呈供不應求的局面。國際糖業組織ISO將2009/10榨季全球糖市缺口由9月份時預計的840萬噸下調至720萬噸。ISO預計全球食糖產量為1.599億噸,較2008/09榨季增長4.5%,消費量預計達到1.671億噸,增長1.7%。ISO預計2008/09榨季已消耗了前兩個榨季積累下來的70%的庫存。印度在2008/09榨季基本消耗完前兩個榨季積極下來的庫存,而巴西2009/10榨季增產有限,庫存也低與往年水平。
而國內方面,2009/10榨季中國白糖處于減產的第二年,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產量將于2008/09榨季持平,也就是說2010年中國的白糖供需缺口大概為200萬噸,而國儲糖為280萬噸,再加上進口食糖大概一百多萬噸的補充,從總量上看,國內的白糖應該是維持偏緊局面。
從需求來看,中國的白糖需求今年來穩步增長。2008/09榨季中國的食糖消費量為1,390萬噸,比2007/08榨季增加40萬噸,年人均消費為10.7公斤,人均消費維持增長態勢。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對規模以上企業的統計,2009年1-10月,國內主要含糖食品中,糕點、餅干,碳酸飲料類(汽水)、糖果、速凍主食品、罐頭、碳酸飲料類(汽水)、果汁和蔬菜汁飲料類等與食糖消費有關的食品,累計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仍保持增長態勢,其中,餅干、糖果、速凍主食品、罐頭、碳酸飲料類(汽水)、果汁和蔬菜汁飲料類1-10月累計產量的同比增幅在10%以上,糕點、冷凍飲品分別為3.81%和7.00%,可見在2010年中國的白糖消費有望維持穩步增長。
雖然存在諸多利多因素對鄭州白糖價格形成支撐,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利空因素同樣不容忽視,例如白糖產量在2010/11榨季可能大幅增加,國儲糖的持續拋售會對白糖的供需產生重要影響,白糖價格過高導致替代品使用增加等等因素。
首先,由于白糖產量的周期性特性, 2010/11年度白糖的產量可能大幅增產。在2008、2009兩年中宿根蔗逐漸被替換,兩年減產過后極有可能迎來白糖在2011年大幅增產。此外白糖價格持續維持高位后,甘蔗的種植面積將有望增加,這也可能使2010/11年度的白糖產量增加。而國際食糖在2010/11榨季也有望呈現供需平衡的狀況。印度國家制糖工廠合作聯盟常務董事Vinay Kumar稱2010/11年度印度糖產量預估增至2,600萬噸。此外瑞士洛桑的國際糖業咨詢機構Kingsman表示,估計到2010/11制糖年全球食糖供求形勢或將從2009/10制糖年的缺口830萬噸轉而出現供給過剩。由于諸如泰國、俄羅斯或將在2010/11制糖年增產500萬噸,作為全球頭號食糖生產國的巴西,也將增產300-400萬噸左右,再加上印度等國出現的部分增產,全球食糖市場就有可能轉而出現供給過剩的局面。
其次,國儲糖的拋售將有可能對白糖的價格形成打壓。2006年國儲糖拋售的情況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自2006年1月5日到2006年9月19日,國儲糖總共拋儲11次,整個拋儲過程中鄭糖的價格呈現先揚后抑走勢,鄭糖指數最高漲到6,239元/噸,現貨也漲到了5,500元/噸,刷新了1991年糖市放開以來的價格最高價。不過自2月份鄭糖價格達到頂點后鄭糖價格逐漸回落,并且在2006年的9月25日創下新低3,410元/噸,可見國儲糖拋售的影響之巨大。從2009年的國儲糖拋儲來看,
最后,隨著白糖現貨價格的大幅上漲,白糖的替代品的使用將會增加,從長期看,這也將對白糖價格形成打壓。淀粉糖在白糖替代品中占據很大比重,而玉米淀粉又是淀粉糖的主要原料。由于在此輪上漲中,白糖價格漲幅遠高于玉米,所以淀粉糖與白糖的價差迅速拉大,目前淀粉糖等甜度的價格折合食糖價格僅在3,800-4,000元左右。
總的來看,在短期內,異常天氣可能形成災害天氣、投機資金活躍以及白糖現貨需求旺盛等因素將對鄭州白糖價格形成支撐,甚至繼續上創新高。但是如果天氣正常,甘蔗產量恢復性增長的話,在國儲糖拋售調節下,白糖的價格在2010年二季度后可能將呈現出逐漸回落的走勢。
(雷鵬 撰稿)
更多財經資訊:www.caixun.com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