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決策基於"三八定律"貨幣政策不會過早轉向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日報)
近期,受流動性寬裕和經濟回升、企業盈利改善及通脹預期的推動,市場擔心,明年資產價格尤其是股價可能大幅上揚後形成明顯泡沫,資產價格上漲過快進一步加大了未來通脹壓力。還有業內人士建議明年的貨幣政策應該適度的收緊。但是,昨天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當前貨幣政策不會轉向,央行做出決策一般情況下是基於「三八定律」而行的。
央行決策基於「三八定律」
「實際上上半年政府實施的貨幣政策過於寬鬆,導致了上半年市場貨幣量過剩,而目前的貨幣政策才是真正達到適度寬鬆,只要延續這一貨幣政策即可。」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認為。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也表示,央行做出決策一般情況下是基於「三八定律」而行的,「三」指的是CPI增長速度達到3%,「八」指的是GDP達到8%的增速,具體是指,當經濟增長低於8%時,政府就會採取刺激政策,當經濟達到9.5%的增速時,政府會進行調控。而目前的經濟增長則在8%-9.5%之間,因此,經濟政策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魏鳳春說,貨幣政策是否轉變主要是看CPI這一數據的變化,統計局剛剛公佈的數據顯示,CPI還是負增長,遠遠沒有達到3%的增速,因此,貨幣政策不會轉向,就算是要調控也是通過形式上的,如窗口指導的形式做合理引導。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既然已經預見到明年的股價會上升,解決的辦法並非只有一個。社會貨幣供應量大與追逐有限量的股權是個矛盾體,為什麼不考慮進一步的放大資產市場呢?
郭田勇表示,僅僅採取收縮貨幣政策必然會形成投鼠忌器,必然會傷害到實體經濟的發展,因此,應該保證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四季度GDP增速將大幅增長
有專家預測,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達到10.6%,CPI有望轉正並增長0.5%。
魏鳳春對此表示了認同,考慮到今年經濟同比增長太快,相反,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卻下滑到了谷底,可以得出,第四季度GDP有望達到10.5%-10.7%之間。
魏鳳春表示,CPI由於翹尾因素的影響,包括總需求的擴展,以及國家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證了市場充足的流動性和農產品價格的上升,國際上大宗商品的漲價對我國國內商品價格的影響,從而得出以上結論。
上海證券宏觀分析師李劍峰也表示,一方面由於2009年以來經濟回升的一個延續。另一方面,去年四季度整個經濟下滑嚴重,所以,第四季度宏觀經濟很有可能達到以上的增速水平。
不過,郭田勇卻表示,對於四季度的預測顯得過於樂觀,他表示,剛剛公佈的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我國三季度GDP實現8.9%的增長,那麼第四季度相較三季度應該會更高些,大概會在9.5%-10%左右。
郭田勇說,因為,一方面9月份進出口的跌幅出現了大幅收窄,從而緩解了出口對GDP負的拉動作用。同時,政府投資是可以調控的,預計第四季度政府投資力度不會像前幾個季度那麼強。因此,第四季度GDP增速會高於三季度,但不會過快增長。
要高度關注通脹預期
就在三季度經濟數據公佈的前一天,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明確提出,今年後幾個月,要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係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這是國務院常務會議今年來首次將管理通脹預期列為宏觀調控的工作內容。
「從當前的現實來看,不存在通貨膨脹的問題。但是,CPI和PPI同時出現環比上漲,意味著市場存在著通脹的預期,對通脹預期要給予高度關注。」 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日前表示。
李劍峰表示,一方面價格上升趨勢很明顯,今年年內實現「保八」的經濟目標應該是毫無懸念。在此基礎上,政策關注焦點發生了轉變——調結構,未來潛在風險的管理成為重中之重。這些未來的潛在風險都應該得到提前佈局。雖然這些風險都在預期之內,但政策方面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緊縮調整。
郭田勇也認為,之所以稱為通脹預期說明還沒有變成現實的通貨膨脹,而當前應該做的就是對通脹形成機制以及傳導機制進行前瞻性的研究。實際上,預期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從顯示層面加以配合,使其成為現實中的通脹。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