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執政黨著力提升"趕考"能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共和國60年之際,執政黨開始了新的「趕考」。

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這短短十二個字,出現在四中全會的公報之中,意味深長。長期研究執政黨建設的專家們解讀說,「字字千鈞」。

2009年9月18日,為期四天的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落幕。會議公報說,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

備受各方矚目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稿,獲得審議通過。習近平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說,解讀四中全會,「需要有一個縱深歷史感,然後又有現實感」。葉篤初教授曾親歷過多次中共的中央全會,熟悉中共兩個世紀以來綿長的發展歷史。

「黨內民主」和「反腐」是被關注的兩大熱點。這位從事執政黨建設研究幾十年的專家說,民主建設只是執政黨建設的一個部分,絕對不會是「單打一」。四中全會的會議公報中也明確強調了,要「全面推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

會議公報提到的一個細節令外界印象深刻。公報說,中共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層黨務工作者、基層黨員和從事黨建工作研究的專家學者也列席了會議。

作為一次重要的執政黨中央全會,出席會議的是194位中央委員和163位候補中央委員。此外,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人也列席了會議。

學習型政黨

《21世紀》:在四中全會公報中,強調了要建設成為「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如何理解這樣的一個表述?

葉篤初:我當年也參與了黨內的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從當年的經過中我得來的經驗,黨內重要文件的語言表述,不僅僅是一個形式上的問題,它經常帶有實質性的意義。看起來只是簡單的幾個字,但其背後的實際內容卻很豐富。對於「學習型政黨」,胡錦濤總書記過去提到過,上一屆的中央領導也有過這樣的提法,可見是黨內醞釀了很長時間內提出的概念。但是像這次「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表述,我印象中還是第一次,中央這樣提,是要強調理論武裝全黨。

《21世紀》:關於四中全會與十七大之間的邏輯層面的內在一貫性關係,有學者形容說,「如果把十七大比作是將房子主體建起來了,那麼四中全會更多集中在安裝門窗、內部裝修等細節方面」。如何評價這種說法?

葉篤初: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理解是準確的。在四中全會的公報中也提到「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關於黨的建設總體部署」。這就很好的說明了二者之間的關係。此外,你要注意到一個情況,一些很具體的舉措並沒有寫進公報中去。畢竟中央全會的公報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也不適於表述的太過明確。遵照此前的慣例,中央可以在全會後讓相關部門再專門發佈一些配套的文件,以落實四中全會的精神。

另外,《決定》還沒有正式公佈,不排除一些舉措會在《決定》中有所體現。公報一般都是概括性的,《決定》是要細一點的。但是大框架就是這樣的。就公報而言,開始五六段,還只是對於整體做了一個說明,大概到第七段之後就正式逐條的談黨建問題,一直到最後收尾。這部分是公報的主幹部分,表述很全面,幾個方面都點到了。

對於黨的建設,除了黨內民主建設之外,公報中也提到了黨風建設問題、思想理論建設問題等,在當前形勢下,這些方面也是需要進一步強調的。思想道路的問題,要旗幟鮮明,講什麼不講什麼,背後是有意義的,外界的解讀也不同。中央也在公報裡強調了,一定要全面貫徹十七大和十七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此前的相關部署繼續推進黨的建設。

《21世紀》:會議公報提到了十二字,「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這背後是否有深意?

葉篤初:這種憂患意識,講到了眾多的考驗,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把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擺出來了,表明黨的態度是很誠懇的,充滿自信,對於人民負責任的態度。中國共產黨是由於自己的原因、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歷史而形成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黨情的這樣一種運作機制、體制。所以當我們有正確的思想指導,同時有良好的體制、機制的運行基礎,所以它有信心揭露矛盾,指出一些風險。

這個公報比我預料的要長,上一次三中全會的公報沒有這麼細,談問題談成就都比較全面,顯示了黨充滿信心、責任。

兩大熱點

《21世紀》:四中全會公報中,對於黨內民主建設有一定篇幅的表述。對四中全會中關於黨內民主建設的部分,如何理解這一部分?

葉篤初:黨內民主建設是黨的建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以及反腐倡廉建設,這幾個方面的建設是要齊頭並進的。公報中將黨內民主視作為「黨的生命」,將民主建設的位置提到比較高的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黨內民主建設變成「單打一」,同時還需要穩步推進其他層面的黨建工作。

《21世紀》:如何看待各地開展的黨內民主建設實踐?

葉篤初:在我看來,民主建設是系統性的工程,首先需要將整體的佈局搞清楚。民主建設中有幾個環節、怎麼搞,都要弄清楚,要有交待。地方的實踐,在這個層面上是具有探索意義的。目前,地方的一些嘗試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取得了不少的經驗,比如幹部的公推直選工作,幾年做下來基層已經沒話說了。現在的問題,是不是要在縣市一級推廣。到這個層面,就需要謹慎對待了。因為全國有好幾千個縣,而且投入很大,成本是非常大的。看起來是一個小問題,但是這個決心其實是不好下的。因此,我的建議是,對於一些黨內民主建設的實踐,有條件的地方就上,沒條件的暫時緩緩,不搞一刀切。

《21世紀》:反腐敗問題也是被關注的熱點,四中全會公報中還明確表示要「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這如何解讀?

葉篤初:從黨的歷史來看,中央全會一般都是指明一個大的方向,很少涉及到非常具體的問題。如此前提過的「官員財產公示制」,國務院的相關部門,可以在今後採取一些具體的手段來推進,例如強調銀行的實名制、推進稅務公開等,完全可以通過別的渠道來做這個事情。現在國企領導的工資收入要經職代會來討論,也是一種辦法。這些舉措,實質上也是在往那個方向上走的。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