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效應:社群網站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臉書(Facebook)(FB-US)股票今日公開上市,在初次公開發行中,該公司成了最具價值的公司。每股定價38美元,其市值高達1040億美元。
儘管該公司股票需求大於預期,但一份調查報告顯示,50%的臉書使用者相信,該社群網站可能只是一時的風尚。
「我不認為臉書的設計只是為了成為一種時尚。」"臉書效應"一書作者David Kirkpatrick說。「我認為它的設計是要成為基礎結構的一環,短期內難有競爭對手可取代臉書。」
臉書目前在全球擁有9.01億個使用者。3月,該網站平均每日有5.26億人造訪。每月有4.88億人使用者在其行動設備上使用臉書。
Kirkpatrick說,若要這些人將照片與所有相關資料,由臉書移至另一平台,會有高度困難。
「我認為臉書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了數億人的生活,」Kirkpatrick說。
臉書用三種主要的方式,永遠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1.臉書衝擊:重返鄰居互通時代
「歷史上,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由鄉村與小型城鎮組成的世界,」他說。「在鄉村裡,可以聽到每個人的事情,」
但是在近代中上,更多人現在住在大城市裡,而非小鄉鎮,他指出。
Kirkpatrick說:「許多人住在城市裡,他們想知道人們的動態,而臉書讓這件事變得容易了。」
在2010年,美國人平均每日花25分鐘在臉書上。到2012年3月底,在這社群網站上,人們連絡次數已逾1250億次。今年第一個月,使用者在臉書上,每日上傳照片逾3億張。
「我認為這已改變了人際之間的關係,」Kirkpatrick說。「這已改變了人們生活相互之間的能見度,人們能知道鄰居的所作所為。」
2.推動民主
臉書的每月使用者約有80%係住在美國與加拿大之外,2011年初,中東爆發抗議活動,臉書為主因,並不讓人特別意外。這次的抗議起始於突尼西亞,當時一名賣水菓與蔬菜的男子,因沒有許可證,推車遭警察沒收,因而在市場引火自焚。
他個人的抗議行動在突尼西亞引發了抗議活動,並蔓延到了埃及,利比亞,敘利亞與葉門。
「在阿拉伯之春,及我們聽到的西班牙其他每一次的政治抗議行動及佔領行動中,臉書都扮演了重要角色,」Kirkpatrick說。「使用者只要在臉書上更新狀況,他們的朋友見了,就廣為宣傳,有時甚至不了解實情。」
2009年,一卷影帶顯示一名年青伊朗女性抗議者遭政府槍手射殺身亡,頓時便引來了全球關注。在臉書與其他社群網站的協助下,這捲影帶宛若具有毒性。
3.它讓分享媒體內容變得簡單
臉書已永遠改變了人們與友人分享媒體內容的方式。今日幾乎每一網站都有「喜歡」按健,供使用者分享內容。
「媒體了解,如果他們沒有能力讓在臉書上分享內容變得容易,他們就會陷入困境,」Kirkpatrick說。
今年前三個月,股書產生的"喜歡"與"留言"平均每日達32億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