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黨政機構改革:全國力度最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很快,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路政府大樓的一塊標著「佛山市順德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的牌子將被摘掉,取而代之的,則是其與順德區農業局(畜牧獸醫局)、科學技術局(知識產權局、信息產業局)共同組建的順德區經濟促進局。
近日,佛山市順德區繼行使地級市管理權限後,其黨政機構改革方案出爐,將原本41個黨政機構及群團組織,調整為16個大部門,其中政府部門由29個調整為10個;設置黨委機構6個,這6個機構全部與政府機構合署辦公。這16個大部門全由區委常委、副區長、區政府政務委員兼任首長。
創新中仍存挑戰
本次順德黨政機構改革有別於其他地方大部制改革一個亮點是對於統戰部的調整。
對此,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劉海表示,沒有統戰部似乎很奇怪,但從實用和操作這個角度去考慮,我們把群眾工作、統戰工作和宗教等工作加強到一個新的部門,不拘泥於名稱,更實用也更貼近基層。
「無論是從人力決策、執行,都是加強了社會工作,反過來,也是加強了統戰的工作。」劉海說。
「中國2800多個縣,只有順德敢於沒有統戰部,沒有民政局,沒有工商局,這些做法,也是開風氣之先。」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教授陳鴻宇指出,此次順德改革,力度在全國是最大的。
對於順德超前的改革,其大部門如何與上級行政機構對接,也有待觀察。如省委統戰部、省民政廳如何與順德區直接對接。
對此,劉海表示,省裡所有的部門都可以在調整後的局中找到落腳點,唯一有問題的就是公章,目前正在解決,現在順德的思路是,下邊一個公章對應上邊10多個公章。
部門的減少,則意味著權力更加集中,尤其是一些黨政合署辦公的機構,其部門如何監督亦是一大問題。
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副院長郭萬達指出,大部制改革之後,有一大重要問題:「如何實現政務公開化、公共服務陽光化、機制透明化是對大部制改革後政府的一大挑戰,這就要求增加民主決策。」
廣東四市改革試點各有側重
在珠三角各城市的大部制改革中,深圳的機構改革方案最先出爐,其次是順德,未來還將有廣州和珠海等地。
郭萬達指出,相比深圳,順德黨政機構改革力度比較大,其改革不僅涉及政府機構,還涉及黨委機構,而深圳僅是政府層面的改革,且順德精簡的機構比深圳更多。「畢竟,順德是佛山的一個區,而深圳是計劃單列市,深圳的情況要比順德更複雜。」郭萬達說。
廣東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黃挺認為,順德與深圳相比,是同工異曲,「做法不一樣,但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建立起廉政、高效的服務型政府。」
據瞭解,廣州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已經獲得國家和廣東省的審批,本月24日將會公佈具體方案。郭萬達指出,廣州的政府機構設置更傳統,其改革方案對類似的城市日後改革具有借鑒意義。
在昨日廣東省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珠海市常務副市長何寧卡在回答CBN記者的問題時表示,珠海的大部制改革方案目前已經研究完成,上報至省,爭取在本月底下月初啟動,並在短時間內完成。
「珠海屬於中等規模的城市,廣東省要求珠海在地級市裡做一個可資借鑒的示範性城市。」何寧卡指出,珠海大部制改革後,其部門將縮減至20個左右,比原來減少20%以上,同時,珠海還會結合下一步的事業單位的改革,進一步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成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事業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