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則層面確立新優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去年,席卷全球的歐債危機,竟然是由評級公司的幾次信用評級變更所帶來的。這讓我們看到,能否加入規則層面的競爭,將是決定中國經濟、中國企業屹立世界之林的關鍵一步。
“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這是小平同志南巡講話讓人印象最深的話語之一。可是,如何試?如何闖?參與規則競爭應該是當下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如果中國不能在規則層面確立新優勢,中國的發展永遠擺脫不了打工角色。
反思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最初,我們是主動加入世界經濟大家庭,主動接受發達國家給我們的分工。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成長,中國希望改變這種“被安排”的角色,可是,改變很難。比如說,中國已經是全球大宗商品數一數二的大買家,但是,中國買得越多,價錢越貴。為什么中國頻頻充當“冤大頭”?原因很簡單,只參與交易層面的競爭,不參與“規則”層面的競爭,“被漲價”、“被安排”就是必然的。
現在,中國經濟規模已經是全球第二,產業升級、自主創新、外溢型發展……這些熱門詞匯被大家整天掛在嘴邊。可是,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必須有一個明晰的指導思想,就是要占領規則的制高點。
在國家層面,要占領規則的制高點。中國花大氣力加入WTO,就是為了占領這個制高點。中國成立了自己的評級機構大公國際,也是為了占領這個制高點。就在幾天前,國家發改委發布“十二五”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明確2015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額增至千萬億元,確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幣中心地位,為人民幣國際化確立“游戲規則”,選定“游戲場所”,這更是為了占領規則的制高點。
當然,國家層面的規則競爭內容很多,有些競爭由國家完成,更多的內容,要依靠城市、企業和非政府組織來完成。這既是使命,也是機會。比如說低碳環保,今年深圳市長許勤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完善碳交易市場,促進低碳技術開發應用,開展低碳發展國際合作,推進深圳國際低碳城建設,在新規則中贏得新優勢。”現在,碳排放權交易已經是準金融交易,但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交易中心尚未形成。這種時候,深圳如能抓住機會,確立地位,既是為城市尋找到了成長空間,也是為國家層面的規則競爭攻城略地。
在國家層面之外,更多的規則競爭發生在企業層面。
縱觀世界經濟演變的潮流,所有世界級企業,必然是規則的掌控者。“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企業如何才能贏得規則競爭,最關鍵一條,是要抓住換代機遇。以深圳的世界級企業華為為例,在2G時代,華為只是全球電信行業的追隨者,苦苦追趕,但難成一流。3G時代,華為和國際巨頭同時布局,終于躋身全球電信設備商的第一陣營。面對即將到來的4G時代,華為不僅全面布局,而且在主流的LTE標準上,至少領先同行半年。4G時代,華為很可能在第一陣營中確立領先地位。可是,國內像華為這樣能夠抓住換代機遇的企業太少了,很多企業是在換代之際,被對手更遠地拋離。比如說,智能手機時代,蘋果、HTC、三星就取代諾基亞、摩托羅拉、索愛成為新三巨頭,中國大陸有數不清的手機企業,但沒有一家脫穎而出。再比如說,蘋果、谷歌即將推出智能電視,對于中國這個電視機制造大國來說,又是一次嚴酷挑戰,我們會不會像智能手機那樣“完敗”,讓人擔心。
現在,全球經濟低迷,人們在期待新經濟的拯救,許多行業都在尋找新的興奮點。這樣的換代轉型期是中國企業一次難得的機遇。怎么做才能不辜負這個偉大時代?一句話,狠抓規則層面的研發,打贏專利戰。全球行業巨頭最常用的做法是,利用專利確立產品和服務標準,然后利用自身控制的專利互相授權,形成同盟,向同盟以外的廠商收取專利費用。而巨頭之間的市場戰,往往也是專利戰。現在,蘋果、HTC、三星三大智能手機巨頭神仙打架,打的全是專利。有時巨頭為獲得更大的專利優勢,不惜購買公司以獲得專利,谷歌購買摩托羅拉移動,看中的就是對方在手機領域的大批專利。如今,中國企業也開始重視專利,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把屬地企業的專利數量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這是一個進步。但是,并非所有專利,都能帶來規則層面的意義。只有那些別人繞不過去的專利,才能讓企業擁有規則層面的控制權。
新的轉機永遠如閃閃星斗,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做規則競爭的強者,做掌控轉機的“摘星人”,是這個時代不可推卸的使命和不容錯過的機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