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評選10大國內外新聞 神八天宮成功對接 日本9級強震奪榜首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由遍布全球五大洲的 32 家華文媒體共同主辦之「2011 海外華人眼中的 10 大中國新聞、國際新聞評選」,結果於昨 (5) 日正式揭曉。其中,「神八天宮成功對接,中國邁向太空時代」及「日本 9 級強震,引發海嘯核洩露」,分別成為 5000 萬海外華人眼中最受矚目的「10大中國新聞」及「10大國際新聞」榜首。
香港《文匯報》報導,主辦此次評選活動的 32 家華文媒體均為「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的成員媒體,該組織由香港《文匯報》發起成立。是次評選,由 32 家成員媒體的 50 多位社長、總編輯擔任評委,從由華人讀者遴選出的中國、國際各 20 條候選新聞中無記名投票選出最後的「 10 大」。
主辦方昨日在香港文匯報禮堂舉行發布儀式。「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理事會主席、香港文匯報董事長兼社長王樹成,理事會理事長、香港文匯報董事總經理歐陽曉晴等出席儀式。
根據評選結果,「 10 大中國新聞」包括「神州天宮成功對接」、「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溫州動車追尾 處分 54 名官員」、「小悅悅事件 拷問社會道德」、「外部勢力介入 南海紛爭加劇」、「中國首艘航母 完成 3 次試航」、「限購令頻出 各地房價下跌」、「陸赴台遊啟動 帶動台灣旅業」、「校車事故頻發 數十學童殞命」、及「爆郭美美事件 慈善捐款暴跌」。
「 10 大國際新聞」包括「日本 9 級強震 海嘯引發核洩」、「希臘債務危機 衝擊世界經濟」、「利比亞爆內戰 格達費被槍殺」、「美國擊斃拉登 重創基地組織」、「金正日突逝世 朝鮮局勢惹關注」、「阿拉伯之春 蔓延西亞北非」、「喬布斯患癌逝 蘋果痛失教主」、「佔領華爾街行動 從美延伸全球」、「泰國特大洪水 700 餘人喪生」、及「地球人超 70 億 發展壓力大增」。
王樹成在總結評選結果時指出,「無論對世界還是中國來說, 2011 年都是不平凡、甚至可以說風雲變幻且亦喜亦憂的一年」,對中國而言,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機、經濟倒退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一個相對穩健的增長步伐,同時在以太空站技術和航母平台為代表的科技軍事領域又收穫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另一方面, 2011 年對中國來說又是各類事故頻發的一年,對外有南海主權紛爭的加劇;對內則有像溫州動車追尾、校車超載學童慘死這樣引發廣泛社會議論和深刻反思的系列慘痛事件。
王樹成續說,就全世界而言, 2011 年更是一個壞消息遠遠多過好消息的年份。年初造成 2 萬餘人喪生及失蹤的日本大地震,似乎給 2011 年遮上了一層陰影。經濟方面,由希臘引發的歐美債務危機至今餘波未平,甚至可能繼續波及全球形勢;政治方面,蔓延西亞及北非各國的「阿拉伯之春」,使得多個國家以血的代價經歷了政權更替;社會發展方面,地球村第 70 億名公民的降生,也為全球資源和生態環境敲響了警鐘。
海外華人評選 10 大國際新聞:
[NT:PAGE=$]
1.日本九級強震 海嘯引發核洩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芮氏 9.0 級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共造成 15645 人死亡、 4984 人失蹤。地震和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多個機組發生放射性物質洩漏。專家估計,核輻射在未來 70 年內難以消除。日本核洩漏事故引起各國對核安全的強烈關注。
2.歐洲債務危機 衝擊世界經濟
3 月 7 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將希臘主權債務信用評級降至 B1 。此後,始於希臘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發酵,導致歐元區經濟形勢惡化,並引發愛爾蘭、葡萄牙、希臘、意大利、西班牙政府相繼更迭。 8 月,標準普爾公司將美國長期主權債務信用評級下調至 AA+ ,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喪失 3A 主權信用評級。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嚴重衝擊世界經濟。
3.利比亞爆內戰 格達費被槍殺
2011 年 2 月,利比亞受周邊國家相繼發生的反政府示威影響,大量平民走向街頭反對格達費的長期獨裁統治。聯合國安理會於 2 月 23 日發表聲明,譴責利比亞武力鎮壓反政府示威。 3 月 19 日,北約開始空襲利比亞,此後利比亞反對派力量不斷壯大,最終促使格達費政權倒台,其本人也於 10 月 20 日被殺死。
4.美國擊斃拉登 重創「基地」組織
5 月 1 日,美軍「海豹」突擊隊員乘直升機發動越境襲擊,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以北的阿伯塔巴德擊斃基地組織領導人賓拉登,使這一恐怖組織受到重創。 10 年前,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賓拉登被美認為是策劃襲擊的頭號嫌疑人。
5.金正日突逝世 朝局勢惹關注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 12 月 17 日逝世。朝鮮 19 日宣佈成立以金正日之子、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金正恩為首的國家治喪委員會。朝鮮發表的《告全體黨員、人民軍官兵和人民書》說,金正日同志突然逝世是「朝鮮黨和革命的最大損失,朝鮮人民和整個民族的最大悲痛」。
6.「阿拉伯之春」蔓延西亞北非
1 月 14 日,執政 23 年的突尼斯總統本.阿里在民眾示威浪潮中出逃。隨後,其他一些西亞北非國家出現不同程度政治和社會急劇動盪。 2 月 11 日,執政 30 年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台。 11 月 23 日,葉門總統薩利赫簽署交權協議。目前,敘利亞政局前途未卜。這些陷入動盪的西亞北非國家正面臨艱難的政治過渡。
7.賈伯斯患癌逝 蘋果痛失教主
10 月 5 日,一生充滿傳奇的蘋果公司主席兼創辦人賈伯斯最終不敵癌魔病逝,終年 56歲。賈伯斯曾帶領蘋果傲視同儕,推出 iPod 、 iPhone 及 iPad 等產品風靡全球,革新電子科技世界,改變人類生活。
8.「佔領華爾街」從美延伸全球
在歐美債務危機頻頻衝擊世界經濟的背景下,美國紐約 9 月 17 日爆發「佔領華爾街」示威活動,抗議金融機構貪婪腐敗。此後「佔領」活動擴展到美國多個城鎮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國家,社會危機不斷發生。
9.泰國特大洪水 700 餘人喪生
2011 年 8 月起,泰國南部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泰內政部 12 月 14 日稱,已確認有 708 人罹難,受災包括曼谷、紅統、大城、華富里等 9 府在內 80 個縣的 3652 個村莊或社區。
10.地球人超 70 億 發展壓力大增
聯合國人口基金的報告顯示,世界人口總數在 10 月 31 日達到 70 億。這表明科技和經濟進步提高了人類生命的保障水準,同時,人口迅猛增長也給全球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巨大負擔。老齡化、糧食安全、教育、醫療、就業等相關問題將持續考驗人類社會。
海外華人評選 10 大中國新聞:
[NT:PAGE=$]
1.天神成功對接 華邁太空時代
11 月 3 日凌晨,隨著神舟八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茫茫太空成功對接,中國叩開了通向空間站時代的大門,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掌握太空站技術的國家。
2.中國經濟總量 躍居世界第二
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數據顯示, 2010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居美國之後排名世界第二。與此同時,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以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地位持續上升,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突出。
3.溫州動車追尾 處分54名官員
7 月 23 日,甬溫線兩輛同方向行駛的動車在溫州發生追尾事故,造成 40 人死亡, 200 多人受傷。事故也引發了各界對中國包括高鐵、動車在內的高速列車發展過快的反思。 12 月 28 日,國務院公佈事故調查結果,鐵道部及其下屬機構和相關企業的 54 名責任人員將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4.「小悅悅」事件 拷問社會道德
10 月 13 日,廣東佛山 2 歲小女孩悅悅相繼被兩車碾壓, 18 名過路人先後經過卻未予施救。雖然拾荒阿婆陳賢妹最後救起了小悅悅,但其最終仍傷重不治。隨著媒體的廣泛報道,事件引發國民對於社會道德建設的熱議,掀起了對傳統道德滑坡的反思。
5.外部勢力介入 南海紛爭加劇
年中,先是越南指責中國海監船干擾越方的油氣勘探活動,再有菲律賓指中國屢屢「侵入」其「領海」,使南海氣氛一時緊繃。隨後,隨著美、日等國的高調介入,相關主權紛爭加劇。對此,中國多次重申,南海爭議應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解決,外部勢力不應以任何藉口介入。
6.中國首艘航母 完成 3 次試航
由前蘇聯航母「瓦良格」號改裝而成的中國首艘航母平台從 8 月起,先後進行了 3 次出海試航,均達到預期效果。國防部發言人表示,中國航母平台主要系統裝備都是自主研發和改裝的。有消息稱,中國第一艘航母預計在 2012 年八一建軍節正式交付海軍服役。
7.「限購令」頻出 各地房價下跌
隨著被業界稱為「空前嚴厲」的新「國八條」和各地「限購令」的陸續出台,中國加大了對價格一路「高歌猛進」的樓市的調控力度。監測數據顯示, 100 個重點城市的環比漲幅驟然減半,其中更有 18 個城市的房價出現了下跌。
8.陸赴台遊啟動 帶旺台灣旅業
第一批試點城市為北京市、上海市及福建省的廈門市。台灣旅遊業內人士估計,以每天開放 500 人、每人消費 3 萬元新台幣計算,保守估算一年約可為台灣創造 60 億元新台幣的商機。
9.校車事故頻發 數十學童殞命
11 月 16 日,甘肅省正寧縣一幼稚園校車嚴重超載發生撞車事故, 21 名兒童遇難。隨後不久,江蘇又發生同類事故。由無證司機駕駛的校車墜河造成 15 名學生殞命。頻發的校車事故引起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制定的《校車安全條例》(草案) 12 月 11 日起向社會徵求意見。
10.郭美美事件 慈善捐款大跌
6 月 20 日,一名自稱「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女子郭美美通過個人微博公然炫耀奢華生活,引來一片非議。雖然隨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多次澄清,稱無「紅十字商會」這一機構,也沒有「郭美美」這名員工,但事件引發的信任危機使得紅十字會捐款數額大幅下降。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