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向錢看!血汗醫院喊人力吃緊 依舊大攬陸客賺健檢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5-10 16:18
血汗醫院鬧起醫護荒,卻仍拿「吃緊」的人力大做陸客美容健檢生意?台灣醫療改革改革基金會今(10)天召開記者會抨擊,不少醫院一邊威脅要關病床,一邊卻還在大動作包攬陸客美容健檢團,以衛生署審核可代陸客申請國際醫療簽證的39家醫院為例,其中多家根本急診大塞車、一床難求,只向「錢」看,為賺錢犧牲國人就醫權益;衛生署則強調,這些自費項目,不會排擠一般民眾的就醫。
血汗醫院沒人力,卻有餘力再去開發國際醫療病人,醫改會研究發展組研究員李怡嫺舉這39家醫院為例,高達26家醫院在最近一次醫院評鑑的人力僅達到勉強及格標準,甚至有4醫院護理人力嚴重不足,去年整年在「全民健保提升住院護理照護品質方案」的排名「吊車尾」。
其中18家的醫學中心,更有7家總占床率超過8、9成以上,一床難求;9家急診大塞車。但醫改會電話訪查發現,在台灣民眾被告知因為醫院人力有限、設備無法負荷之下,掛不到號、排不到檢查的同時,居然有醫院配合觀光醫療團方便時間,優先進行醫美及健檢療程。
李怡嫺說,醫學中心是國內分級就醫的核心、應該優先救治急重症病患,台灣醫院8至9成的醫療收益與資源投入,全來自全民繳交的健保資源,然而陸客健檢團卻與台灣民眾共用就診空間、電腦斷層、血液檢驗等設備及醫事人力,創造出來的利潤,究竟進了誰的口袋?
醫改會批評政府不該再帶頭鼓吹國際觀光醫療,帶動醫院向「錢」看,不務正業,要求當初把推國際觀光醫療視為主打政策的總統馬英九,應在520就職前懸崖勒馬,並禁止健保醫院商業招攬國際觀光醫療,回歸照顧健保病人的醫療需求。
回應國際觀光醫療「吃定」健保資源,衛生署則表示,目前國內推動的觀光醫療,包括健檢、醫美等服務,全部屬於自費項目,不至於排擠一般民眾的就醫,在健保費調漲有難度,醫院服務不能縮減、又要提升人力之下,觀光醫療是給醫院「營運的空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