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春水還是一潭渾水?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一位鋼鐵貿易商激動地告訴記者:「我真怕啊,現在螺紋鋼進價與賣價價差大得嚇死人,我現在賺錢賺得自己心裡都發虛。」
心裡發虛的應該不止他一個。在螺紋鋼市場裡,從鋼廠到貿易商、從行業分析人士到期貨交易商,無不為眼前的價格盛宴感到歡欣鼓舞,但又都有著那麼一絲恐懼。因為他們中間幾乎沒有人能說明白,為什麼漲得這麼高?
為什麼漲得這麼高,這確實是個問題。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是鋼價前有需求回暖拉動,後有原材料價格上漲助推,想不一飛沖天都難。不過,這個故事似乎並不足以解釋飆漲的鋼價與同樣飆漲的產量之間的關係。
2008年6月至10月,全國建築鋼材產量持續下跌,最低點時的產量僅為1903萬噸;而2009年上半年建築鋼材產量逐月大幅度上升,2009年6月產量達到2938萬噸。建築鋼材的產能利用率已經從今年年初的不足90%上升到6月底的超過120%。
一家鋼廠的工作人員曾經很直白地告訴記者:「螺紋鋼是鋼材當中最沒有技術含量的產品之一,任何一個鄉鎮企業都能做。只是一些對形狀、強度有特殊要求的訂單才對生產企業的技術能力提出要求。所以,螺紋鋼產能如果想要釋放,那是非常之快。」
價量齊升的情況並不違背經濟規律,但前提是有下游旺盛的需求作為基礎。期貨分析師們普遍認為,需求的釋放速度仍不理想。不過,對此多方自然有一番說辭,在一家著名鋼鐵企業工作的小李的看法可能很有代表性,「即使從銷售方面還看不出回暖,我們仍然可以相信市場中至少還有對需求回暖的預期。」
預期之中的需求回暖似乎必然會出現,這種自信也給予鋼廠對於螺紋鋼提價的強烈內在衝動。因此,螺紋鋼提價不能被簡單歸結為外因使然,一家位於上海的資產管理公司就認為「鋼材價格的上漲略早於焦炭和鐵礦石,幅度也猛一些」。而另一位鋼鐵企業的內部人士的說法是:「這次確實是螺紋鋼價格提升才把原材料價格也拉升起來了。」
現在看來,無論是需求拉動說還是成本推動說都成了「莫須有」的答案,螺紋鋼市場中的各路參與者能夠達成的唯一共識就是「我也看不懂」。在這一池誰都看不懂的水裡,大家都在摸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