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供給增加 效率提高 油價已不太可能大幅上漲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綜合外電


因為油價與經濟強勢總是直接相關,所以當經濟復甦時,可能出現這類的新聞標題:

1.經濟衰退結束:油價準備看到每桶100美元。

2.經濟起飛:原油每桶140美元,何處是盡頭?

3.中國人人買大車:原油供不應求。


但是有越來越多的專家說,別理會這些虛假標題。未來二年,原油價格仍將大幅低於每桶100美元,因為經濟仍然脆弱,而能源效率則大幅提升。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在近來的研究報告中寫道:「世界永不會缺油,石器時代結束,不是因為石頭用完了。如果原油時代真的結束,較可能是因為效率提升了,用油減少了。」

就是效率提升這種概念,促使德意志銀行分析師預期,2010年油價會比現在更低,預期明年平均每桶65美元,而目前每桶接近80美元。

他們使用了能源密集度(energy intensity)一辭,衡量原油用量與經濟規模的關係。

自1980年代初期以來,美國經濟的能源密集度,每年下降約2%。未來二年,德意志銀行分析師預期,由於政府推出環保政策,民眾購買省油車,能源密集度每年下降約3%。

未來二年,美國經濟成長預期仍僅約2.5%,這將使得美國原油消費進一步下降。

該研究報告說:「美國原油需求高點可能已出現。」

該銀行數據與政府報告亦相去不遠。

根據能源資訊局(EIA)數據顯示,美國原油消費於2005年達到了高點,每日近2100萬桶,目前每日低於1900萬桶。

EIA分析師說,上次美國原油消費降幅如此之大,係發生在1979至82年。美國原油需求要再度接近每日2100萬桶,預期將要到2029年。

但是中國的需求如何?投機客有何影響?國際政局緊張又有何衝擊?

分析師說,中國經濟迅猛的成長速度不太可能持續。此外,中國經濟的能源密集度,可能下降得比美國更快。當億萬中國人都買了車的時候,這些可能都是電動車了。

至於投機客,分析師說,信用緊縮讓他們想大舉下注,要比危機之前困難得多。

產油國之間的國際政局發燒,已難再影響油價,因為世界的產量已大幅高於使用量。其實,缺少剩餘產能正是油價於2008年大幅高漲的主要原因。當年,剩餘產能每日僅100萬桶,約僅一艘油輪的量。

現在每日剩餘產能幾達400萬桶,預期明年中,更將達每日450萬桶。

分析師說,目前剩餘產能如此之大,很難再見到油價大幅上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