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與股票技術分析有差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3-02 10:00
大多數廣為使用的技術分析理論都起源于道氏理論,道氏理論的研究是針對道瓊斯工業股指數和鐵路股指數所進行的,也就是起源于股票市場,但是其絕大部分理論在期貨市場和外匯市場的應用也顯得游刃有余。從表面上看,盡管技術分析的基本工具都相同,但由于股票與期貨的性質不同,其運用在兩類不同的市場也有顯著的差異。
期貨合約有期限。與股票不同的是期貨合約有一定的到期日,例如滬深300指數期貨IF1009合約表示2010年9月到期。典型的股指期貨合約大約有半年的壽命,因此,對長期價格的技術性預測存在一些困難。一旦舊合約停止交易之后,就需要使用新合約的走勢圖。
保證金的杠桿效應使短線波動性更大,這可能是股票與期貨之間的最重要差異。所有的期貨合約都通過保證金進行交易,而保證金通常是合約價值的10%,即形成大約10倍的財務杠桿效應。相對小幅的價格走勢,就可能造成投資者賬戶整體盈利與虧損發生數倍的變動,正因為如此,投資者非常重視止損策略的執行,止損策略同時帶來更大的波動性。
由于期貨上的財務杠桿效應對期貨投資者部位盈虧影響很大,所以投資者必須嚴密控制市場部位,其操作結果就是時效性趨短。短線技術指標比中長期技術指標更受到投資者的重視,短線技術指標有效性增強,中長線技術指標有效性則被弱化,例如,期貨市場多采用的移動平均線時間長度大多在幾十天之內,例如分鐘、小時、日線是期貨市場最常用的一些移動平均線。股票交易一般持有周期較長,較長期的價格走勢圖和技術指標有效性更強,例如更受股票交易者青睞的均線則是月季年線。
再如,KDJ指標又叫隨機指標,是期貨和股票市場上最常用的技術分析工具,它主要是利用價格波動的真實波幅來反映價格走勢的強弱和超買超賣現象,在價格尚未上升或下降之前發出買賣信號的一種技術工具。它在設計過程中主要是研究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融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和移動平均線的一些優點,因此,能夠比較迅速、快捷、直觀地研判行情。在實踐中,K線與D線配合J線組成KDJ指標來使用。由于KDJ線本質上是一個隨機波動的觀念,故其對于掌握中短期行情走勢比較準確,因而更適合運用于期貨市場。
期貨交易更重視趨勢而不是反趨勢。股票技術分析也十分重視超買超賣、人氣與大勢型指標的分析,其基本依據就是絕大多數人的共同看法通常會犯錯誤,因而形成一種反向思考和操作的理論。但期貨技術分析更側重于相對單純的價格分析和趨勢分析,盡管也會運用反向指標,但更強調基本趨勢分析運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