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充滿政治的貿易協定
錢震宇 2015-10-13 18:20
美國主導的TPP近日通過 (圖:AFP)
由美國主導的全球最大貿易區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經過5年談判,日前終於完成首輪談判。對於這個經濟規模達到28.136兆美元,涵蓋全球經濟40%的貿易協定,美國總統歐巴馬顯得格外興奮,除了符合美國「亞太再平衡」布局外,也削弱了中國大陸在全球貿易主導權的影響力。
歐巴馬第一時間發表談話,「TPP協定的達成,將有助於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未來」、「當超過95%的潛在客戶生活在我們的國境之外,我們不能讓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書寫全球經濟的規則」。這很明確彰顯歐巴馬的亞太政策,其所樹立的高標準經濟條件,就是在圍堵中國大陸。
不過,這項協定能否落實仍需各國議會同意後才可授權。美國自己內部對此就充滿矛盾。與歐巴馬同為民主黨的總統參選人希拉蕊就持反對意見。她不認為,協定能夠增加就業及保護國家安全,相關理由無法說服她,所以她「不支持TPP協定」。包括黨內其他幾位總統參選人,如參議員伯尼桑德斯、馬里蘭州州長馬丁奧馬利等人都表示反對。
美國馬上要進行大選,可想而知,TPP在美國國內將產生不同意見拉扯,其牽涉三項最重要議題,農業、汽車業及藥品業在美國都有強大的利益團體,預計一定動員其勢力遊說各方。美國汽車業龍頭之一福特汽車就擺明不支持TPP,因為擔憂其無法控制海外貨幣貶值問題。
話說回來,TPP意欲塑造高標準的貿易協定,例如牛豬進口關稅、汽車關稅、大米關稅要逐年降低,以及生技藥品專利權年限,這都不是一蹴可及的。就算部長級會議有共識,帶回去各國都還有得吵。與其說這是共創自由貿易區,促進產業振興,倒不如是搶先擠進美國主導的經貿組織,著眼的還是保障各自優勢產業。
相較於TPP進程未定,由印尼、中國大陸為主體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則顯得較有發展空間。RECP以東協十國為主體,加上中日韓以及印度、澳洲、紐西蘭,地理位置相近,且東協十國大多屬於開發中國家,對印尼作為主導國家,有一定的說服力及信任。RECP實質談判預計今年底前完成,結果如何值得期待。
TPP達成協定對中國大陸確實造成壓力,大陸內部對於是否要參與TPP也有不同意見,有派說法是大陸若不加入TPP將損失2.2%GDP,且未來還有國家要加入TPP,應該積極卡位,否則將來等美國訂出遊戲規則後便失了先機;反對者則說,TPP的高標無法適用於現在的經濟現況中,但可以在自貿區中先行,強化改革,同時加速RECP的經濟效應及時程。
由於多邊貿易談判進展不易,各國希望藉由周邊區域性經濟協議或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來強化經貿互動。從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圈來看,同時參與TPP及RECP的有日本、澳洲、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及越南等7個國家;而完全沒有參與兩者的只有台灣及北韓。
台灣積極爭取加入TPP多年,但卻卡在美豬議題上,且朝野毫無共識,相互牽制,能否加入第二輪仍有變數,RECP也始終未能突破;台灣現在除了兩岸ECFA、服貿協議、台紐ECA,台星ASTEP外,似乎都遇到瓶頸,停滯不前,如今看來似乎只能等待「政治」解決了。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