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近地小天體失蹤之謎:撞擊太陽還是自行解體?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2-22 08:08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針對一個困擾天文學家多年的小行星失蹤謎團,近日在研究上取得了進展。

20多年來,天文學家們一直認為很多飛向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和彗星最終消失不見的原因是它們在軌道運行過程中撞擊太陽,並最終被太陽的高溫摧毀。但現在研究人員們認為,這些所謂的近地小天體(NEOs)的軌道並不會使其抵達如此接近太陽的程度,這和我們此前所設想的情況有所差異。


天文學家格蘭維克(Granvik)和他領銜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一開始的目的是創建一個最先進的近地小天體分佈模型,用於規劃未來的小行星探測任務。該小組使用了美國亞利桑那州“卡特里娜”巡天項目(Catalina Sky Survey)在8年時間裏所拍攝的超過10萬張圖像,其中包含了將近9000顆此類天體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可以被用於構建新的數量分佈模型。

在分析過程中,研究人員們很快便注意到了理論預期下近地小行星的數量和巡天項目中實際被觀測到的近地小行星數量之間的差異。於是科學家們很快便意識到這一問題的背后很有可能隱藏有關太陽系運行機制的一些重要信息。

經過進一步研究,格蘭維克提出了一個設想,那就是近地小天體並非如往常被認為的那樣是一頭扎進太陽而被摧毀的,而是在遠未抵達太陽之前便已經分崩離析。而當他們將根據這一新理論計算得到的預測數據與實際觀測數據相對比時,發現兩者出現了很好的吻合。

另外一個問題是,天文學家們注意到,相比距離太陽比較遠的小行星,那些軌道能夠運行到距離太陽很近位置上的小行星似乎都是由一些看上去“更加明亮”的物質組成的,並且由那些距離太陽較近的小天體生的流星體塵埃帶軌跡上似乎找不到對應的小行星或彗星母體。

格蘭維克表示:“我們現在的理解是,那些看上去色較暗的小行星更容易解體,因此那些在距離太陽很近的位置上還能倖存下來的小行星看上去都是由較為明亮的物質組成的。並且根據一些最新的研究顯示,那些被摧毀的小行星都解體的非常徹底,整體破碎成為直徑不過數十厘米的小碎片。因此,在那些小天體生的流星體塵埃帶軌跡上找不到母體也就完全可以解釋了。”

他指出:“或許這項研究中最令人感興趣的部分就在於,我們未來將只需要對這些小行星的軌道和大小進行追蹤就能夠大致了解它們的內部物質組成情況。這可真是非常棒,原先在我們開始構建近地小天體模型時,對此是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太陽系內存在大量的小天體,而當一顆小天體的軌道近日點距離小於1.3倍日地距離時就可以被歸入近地小天體(NEO)。

大多數的近地小天體都來源於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由於小行星表面吸收太陽熱量並向外輻射,這種輕微輻射生的微弱推動力長期下來會影響到小行星的軌道。加上周邊木星乃至土星的強大引力施加的攝動影響,有一部分小行星離開了原先的軌道併進入接近地球的運行軌道,從而成為一顆“近地小行星”。這項發現將幫助天文學家們進一步加深對於小行星行為的了解。

格蘭維克表示:“對我來,下一個重大問題便是,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小行星被摧毀的命運?此前存在很多相關理論,如被太陽引潮力撕碎,或是由於太陽附近空間的超高溫度,主要由硅酸鹽組成的小天體被直接氣化消失等等。但這些理論目前都已經被排除了。現在仍然剩下的一個理論是認為在這些小天體的內部存在容易在較低溫度下發生升華的物質,當小天體足夠接近太陽時,其內部的這些物質發生升華,其生的強大內部壓強使小天體被整個炸碎。格蘭維克表示:“我已經開始手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我希望我們遲早能夠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晨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