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支中國因素金屬面臨回調壓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在經歷了上半年幾乎翻番的快速上漲之後,有色金屬市場明顯透支了「中國因素」帶來的利多影響,而在基本金屬消費淡季來臨和中國需求邊際效應遞減的綜合作用下,下半年的有色金屬市場正面臨巨大的回調壓力。
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有色金屬價格紛紛走出了震盪整理的行情。以滬銅指數為例,6月1日,滬銅指數以38167開盤後,多頭借助美元指數持續利多題材大肆炒作,滬銅指數不斷刷新反彈新高,但由於價格上漲缺乏基本面的支撐,隨著滬銅持續走高,市場恐高心理逐漸加重,6月12日在滬銅指數創造42258點這個6月份最高點後,從6月13日開始再度大幅走低,6月23日甚至創造了37011點的當月最低點。隨著空頭獲利回吐和美元指數回調,6月下旬多頭再度發力,從23日開始滬銅指數再度走強,6月30日終於以40882點收盤。
「金屬價格創下新高後回調,表明基本金屬仍然需要下游需求的進一步確認。」格林期貨分析師李永民認為,中國上半年大量進口基本金屬,主要是由於下游需求恢復以及國家收儲,國內外套利空間的存在,導致大量基本金屬從國外運抵中國。但是大量進口的基本金屬一部分成為工業庫存,留在了生產廠家以及貿易商的倉庫裡。因此,未來金屬價格要維持高位並繼續上漲,有待於經濟的進一步復甦帶來對有色金屬需求的大幅增加。
「由於第三季度是基本金屬消費的淡季,相對於二季度基本金屬的消費需求有所減弱,因此金屬價格也可能出現調整。隨著國內外價差的進一步縮小,套利空間也不復存在,而需求減弱也不利於基本金屬的進口。另外,在目前的價位,國儲收儲的動力也正在減小,因此,我們認為像上半年這樣的進口增速難以維持。」東方證券研究所最新一份報告表示。
顯然,儘管中國保持了較快增速,但有色金屬前期的上漲已經透支了「中國因素」對全球銅價的利多影響,單單一個因素也難以承擔繼續推高基本金屬價格的重任。加上現貨市場供過於求的現狀對期貨市場的利空影響,分析人士認為,總體來看,目前價位下跌空間遠大於上漲的空間,7月份滬銅仍處於尋底過程中。
不過,面對在短期內中國補充銅庫存可能接近尾聲,且季節性需求遲滯帶動價格下跌的局面,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則樂觀許多,報告預計這種趨勢不會持續太久,部分因為中國經濟持續復甦且程度加深。
摩根士丹利表示,「中國戰略儲備的需求和商業補充庫存是支撐銅價的主要動力」,「這符合經濟刺激方案和信貸取得寬鬆正激勵需求的觀點。」摩根士丹利已調高今明兩年銅價預測,該行將2009年銅價預測上調48%,從之前的每磅1.45美元上調至2.14美元。而明年銅價預測則提高52%至每磅2.50美元。「在近期強勁上漲後,短期內價格下滑的風險提供了新的入市點。」報告聲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