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洪澇災害對糖市影響甚微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廣西洪澇災害今年再度發生。與往年一樣,坊間盛傳洪澇災害對糖業造成如何如何大的損害,嚴重擾亂了交易商對糖市的判斷。
據報道,洪澇致使十萬三千四百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成災六萬五千六百公頃,絕收一萬二千七百公頃。
眾所周知,廣西的主要蔗區主要集中在柳州以南地區貴港以西地區,桂東南的梧州、賀州、玉林、貴港、欽州、北海等地也像全國一樣東糖西移,而且廣西70%以上甘蔗種植在山坡上,因為比較效益的原因,利用水田種植原料蔗的比例很低。因此從概率上看,甘蔗受淹的可能性比較低。此外,甘蔗是喜水作物,洪澇的危害性性遠遠比不上乾旱的影響,大量的降雨在甘蔗分櫱、拔節時期對甘蔗生長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像今年這種情況,一場大雨過後接著一天的驕陽似火(7月4日,大雨;5日晴天,間或大雨;6日晴天高溫),對甘蔗生長而言是最適宜不過的天氣,而且洪澇帶來的淤泥對甘蔗是一種肥料。
據專家介紹,受淹甘蔗只要不超過5天以上的沒頂之災,水退後其生長不受負面影響,受浸沒頂5至10天甘蔗植株死亡率逐步加大,受浸沒頂10天以上則死亡嚴重,連宿根都一起死亡,水退後植株逐漸乾枯死亡。在甘蔗生長後期受颱風影響,只要不發生倒伏而導致氣根產生糖分轉移,其生長也影響不大,充沛的雨量反而會增加甘蔗的產量以及壓搾抽出率的提高。目前正值甘蔗拔節時期,倒伏更無從說起。
回顧近幾年洪澇災害的發生,都會對糖市產生較大的影響,但僅僅局限於提供一個題材而已,無論是豐產年還是歉收年,洪災的在其中起的副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2005年主產區來賓市出現嚴重的洪澇災害,最高日降雨量達到300至400毫米,2005/2006年搾季廣西產糖537.7萬噸,只比上個搾季增產5.7萬噸。2006年5月25至28日的洪災造成了26個縣市降雨量100至200毫米,6月6日至8日的強降雨成為梧州40年以來最強的一次降雨,7月的洪災,廣西有40多個縣市受災;2006/2007年廣西產糖768.6萬噸,比上個搾季增產230.9萬噸。2008年6月8日至13日廣西的桂林、來賓、柳州、南寧、梧州、河池、貴港、百色等8個地市經歷了暴雨、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的襲擊,3569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98公頃絕收,2008/2009年搾季廣西產糖763萬噸,比上年的937.2萬噸減少了174.2萬噸,但這並非是洪災的「功勞」,而是眾所周知的冰凍霜凍後遺症影響。
此外,廣西的南寧、柳州等地的倉庫大部分都建在高地上,到目前為止沒有成品糖被淹的報道,但由於強降雨天氣伴隨著較大的濕氣,沒有抽濕設施的糖倉白糖受潮的可能性增加,但是廣西上規模的專業倉庫一般都配置有抽濕機。
綜上所述,洪災對糖業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應該把目光轉移到強降雨過後的秋季乾旱上來,夏澇之後出現秋旱的可能性會增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