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國經濟增長潛力今後10年將下降至7%左右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由于六個宏觀和結構性因素的變化,中國GDP的年均增長潛力很可能從過去十年的10%左右下降到今后十年的7%左右。

2010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從09年的高位有所回落,但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運行,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分析認為,2010年下半年乃至2011年年,中國經濟增長下行風險將進一步加大,同時通脹壓力仍居高不下,宏觀調控需要在“保增長”和“反通脹”之間把握好平衡。


馬駿表示,由于六個宏觀和結構性因素的變化,中國GDP的年均增長潛力很可能從過去十年的10%左右下降到今后十年的7%左右。這六個原因包括:出口減速、房地產需求減速、城鎮化速度放緩、勞動力增速下降、生產率增速下降、資金成本上升。我們的使用數量模型估計的結果也支持這一結論。

整體來看,前三個原因(包括出口、地產和城鎮化)主要從需求角度來判斷經濟增長潛力的變化;此后兩個原因(包括勞動力、生產率)從供給角度看增長潛力所受到的制約;最后一個原因(資金成本)則從供求兩個方面影響增長潛力。

馬駿指出,如果承認增長潛力的下行,則宏觀政策的基本前提就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實際GDP增長率下次再降到7%時,就不再意味著經濟陷入蕭條,而應該理解為是進入了正常、合理的增長區間。由于勞動力供給增長速度的下降,只要能保持7%左右的GDP增長,就不會加劇失業和社會穩定的壓力。如果增長潛力是7%,而一定要用刺激政策將增長提升到9%以上,這雖然可以實現短期繁榮,但會不斷導致資產泡沫、通脹、壞帳和經濟大起大落等長期成本,最終不可持續。

最后,馬駿強調,上述對增長潛力的判斷是基于沒有重大體制變化的假設。事實上,如果不改革,利益集團對現行體制的弊端可能進一步固化,資源環境可能繼續惡化,增長潛力就可能低于7%。如果能大幅降低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的壁壘、大力推進對資源環境體制的改革、提升宏觀管理的穩定機制,今后十年就可能避免較大幅度的增長潛力的下滑。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