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繼續負債擴張基礎尚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7月7日 11:25
中國延續了近30年的負債擴張路徑不會因為這次危機有所改變,因為負債擴張的基礎還在,即人口紅利還將延續至2015年。與此同時,中央正在進行的變革會將擴張接力棒向地方、市場傳遞,而近年推出的重民生政策也為負債擴張做好鋪墊。
本輪經濟危機影響下,除中國高增長態勢能否持續外,中國的增長路徑是否延續也是業內關注熱點之一。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和世華財訊交流時指出,這一景氣週期仍然沒有改變擴張性政策下微觀經濟增長機制,中國依然會靠負債和規模擴張發展。
實際上,改革歷程表明,中國經濟增長過程就是一個負債擴張的過程。魏鳳春表示,上世紀80年代,奠定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基礎的鄉鎮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銀行負債發展起來的。進入90年代,政府主要激勵落在出口上,並從1997年開始採取積極財政政策,直接改善基礎設施,低利率貨幣政策和消費信貸政策,成為啟動新世紀城市化大發展的基本條件。而新世紀城市化加速中國發展同時,也加大了中國經濟整體負債水平,地方政府、房地產和家庭增加了負債。
魏鳳春指出,中國必須通過「硬啟動」來完成擴大內需並且轉型,依靠規模擴張和負債的發展機制在中國現階段仍有發展餘地。危機只是暫緩了這一進程,路還要走。此路能走,是因為負債擴張的基礎還在。
這一基礎就是中國人口紅利仍然存在。它保證了中國很高的儲蓄率,從而為政府提供了可動用的資源,這是市場通過高負債並實施擴張機制的基礎。人口紅利若消失,就意味著負債擴張機制的結束,意味著經濟增長方式不得不轉型。好在2015年之前,中國仍有人口紅利,尚存迴旋餘地。
要繼續負債擴張之路,還需進一步推進變革,實現從中央向地方、從政府向市場傳遞擴張接力棒。魏鳳春表示,變革不僅可以完成09年經濟增長下半年的空中接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證未來幾年經濟負債擴張的持續性。目前來看,這一發展路徑最為有效,政府、企業都願沿著這一增長路徑繼續下去。
不過,魏鳳春在對話中強調,負債擴張下經濟增長質量肯定不是特別好,它一定程度上可能會使「人人有活幹,人人有飯吃」,但相對來講也可能導致貧富分化,富人越來越富,窮人沒有基礎財產。好在中央在2002年以來推出了的一系列重民生的政策和體制變革,包括農資糧食直補、免除農業稅、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了很多社會問題,尤其是農村問題,這為2009年開始的負債擴張做了不少鋪墊。
(劉林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