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捕鼠”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二季度開始的對基金經理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對于從公募轉投私募的基金經理,今年的查處力度尤其會加大。修訂中的《證券投資基金法》已考慮將私募基金納入監管視野。
據證券時報12月1日報道,據消息人士透露,今年二季度開始的對基金經理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近期很可能將進入行政處罰等階段。據悉,今后證監會仍將延續嚴管嚴打的原則,對于從公募轉投私募的基金經理,查處的力度尤其會加大。
消息人士指出,近期對基金經理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很可能僅僅是開始。特別是對所有由公募轉投私募的基金經理,證監會將嚴格檢查其過往的投資行為等。
該人士指出,這是個重大轉變,對業內會產生重大影響。現有《基金經理注冊登記規則》僅從行業自律管理的角度對公募基金圈內人員的流動做出約束,比如規定無特殊情況管理基金未滿1年即主動離職,且離職時間未滿1年的,不得在其他公司注冊為基金經理。但是對于徹底揮別公募轉戰私募的基金經理,尚無任何行政約束手段,也無法對這一越演越烈的公轉私浪潮進行遏制。而私募基金由于不受任何信息披露、行政監督等約束,其交易行為中的合法、合規性經常受到行業質疑。
事實上,早在今年初,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就明確表示,年內將加強基金行業監管,重點打擊內幕交易、“老鼠倉”等影響行業公信力的違法違規行為,在案件的查辦力度上,將提高立案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今年9月證監會已對涉嫌“老鼠倉”交易的三名基金經理涂強、劉海、韓剛迅速做出行政處罰,韓剛更因交易時點、交易金額等關鍵指標達到刑事立案追訴標準而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消息人士透露,對涂強等三人查處結果的公布絕不意味著今年整肅基金業“老鼠倉”戰役的結束,而僅僅是個序幕。今年來證監會持續加大了對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尤其以深圳和上海的打擊力度最大,未來仍將延續嚴管嚴打原則。其中特別令人關注的是,對于從公募轉投私募的基金經理,今年的查處力度尤其會加大。鑒于對私募監管的長期缺位,修訂中的《證券投資基金法》已考慮將私募基金納入監管視野,相關部門已為此進行過多次討論。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這標志著對“老鼠倉”和其他內幕交易案件的重視已經納入中央政府的視野,對內幕交易的整治力度無疑將進一步升級,而公安部、監察部等執法部門的聯手則使內幕交易的查處更加高效便利,讓證監會快速查處行業“老鼠倉”的目標成為可能。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