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或成中國出口謀求拓展新興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副會長於平5日透露,第三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將舉行,作為我國首個針對拉美經貿合作的促進基台,拉美將成為中國出口謀求拓展的新興市場。
據每日經濟新聞11月6日報導,11月25日,第三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將在哥倫比亞舉行,作為我國首個針對拉美經貿合作的促進基台,在中國出口開始積極謀求拓展新興市場的情況下,它被賦予了更多的期待。
在5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副會長於平透露,來自能源、礦產、服務、農業及食品、醫藥製造、電子通訊以及工程建築等領域的200餘名中國企業家將赴哥倫比亞開展經貿洽談。從近來的外交路線可以看出,中國的國際貿易正開始有計劃地向新興市場謀求佈局,於平5日肯定了這一點。
中拉經貿投資醞釀擴容。來自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的資料顯示,中國是僅次於歐美的拉美第三大貿易夥伴,拉美則是中國在海外投資最多的地區。2008年,中拉雙邊貿易額達到2000年的近8倍。拉美對中國的出口主要為大豆、食用植物油、原油、皮革等;中國對拉美的出口則主要為電腦及通訊技術產品、生命科學技術產品、摩托車、相機、紡織服裝等。
太平洋彼岸的拉美國家也在期待更多MadeinChina的產品。哥倫比亞駐華使館商務參贊歐羅航5日表達了這樣的關切:“希望中國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更多輸往拉美。”
投資方面,2008年中國對拉美國家和加勒比地區投資達247.7億美元,09年一季度新增投資71億美元。
不過,於平認為,投資領域不廣泛,企業未適應投資環境仍是中拉合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會後,他進一步解釋稱,還有很多民生項目是中國企業可以去投資的,如食品加工、服務業、通訊行業。
新聞發佈會後,作為拉美代表的歐羅航並沒有急著離開,用他的話說,他想輔助說明雙方的企業家 “消除心理上的距離感和不確定性”。事實上,商業文化和勞資關係的差異一直是困擾中國企業在拉美投資的瓶頸。
謀劃新興市場佈局。中國的國際貿易開始有計劃地向新興市場謀求全盤佈局。在5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於平也向本報記者肯定了這一點。
這樣的計劃正在逐步展開。東盟方面,10月下旬,在廣西閉幕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斬獲國際經濟合作項目136個,總投資64.4億美元。
非洲方面,商務部部長陳德銘11月4日在埃及媒體發表題為《中非經貿合作讓雙方人民共同受益》的署名文章,此時正值中非合作論壇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召開前夕。陳德銘建議,推動雙方合作以貿易為主,並向貿易、投資、服務、技術、項目承包等多種方式並重的方向轉變。
南太平洋方面,10月29日至11月5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對南太平洋三國進行了正式存取。5日,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發表文章,重申加強與三國的優勢產品貿易,重點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節能環保產品與技術,以及高新技術領域尋找新的貿易增長點。逐步擴大貿易規模,堅持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外交為經貿開道,業內專家認為,這些行動已經足夠顯示,出口市場不依賴歐美的契機已經到來。
不過,國際貿易從來都在尋求平衡點。新興市場一方面歡迎著中國產品,一方面也擔憂市場被 “搶佔”,於是,貿易摩擦便成為繞不開的話題。針對拉美市場,歐羅航建議,中國企業可以用投資來化解拉美人的“心結”。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經濟貿易研究部副主任李健對此建議表示了贊同,他分析,加大投資可以讓這些國家看到,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可以輔助說明他們擴大經濟規模。
不過,早前企業的擔心是,“新興市場占有率小,市場開拓投入力度無法加大,且市場機制不成熟”。李健建議,中小企業可以在新興市場開拓方面先行先試。
(程曦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