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進價格指數大幅攀升 再引通脹憂慮
鉅亨網新聞中心
CFLP的數據顯示,8月PMI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止跌回升”的PMI數據引起業內爭議,尤其是8月制造業企業購進指數大幅上揚,引發了市場對通脹預期加劇的擔憂。
據每日經濟新聞9月2日報道,對于業界此前 “PMI數據自5月份以來的三連降是否會持續?”的擔憂,昨日發布的8月份PMI數據或許給那些擔心中國經濟繼續下滑的人吃了顆定心丸。
昨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匯豐銀行兩大機構分別發布8月份中國PMI指數,結果幾乎如出一轍:匯豐的統計數字是51.9%,CFLP的統計數字為51.7%。盡管兩者的統計存有0.2個百分點的差距,但都表明了國內經濟已走出“陽線”。
CFLP的數據顯示,8月PMI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而匯豐的數據則環比回升1.5個百分點,創3個月以來的新高。上個月,匯豐的數據跌至49.4%。
不過,“止跌回升”的PMI數據仍引起業內爭議,尤其是8月制造業企業購進指數大幅上揚,引發了市場對通脹預期加劇的擔憂。
國內經濟是否真走出“陽線”
中國物流和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分析,PMI結束了三個月的下滑,推動經濟回升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市場需求出現穩定增長趨勢,經濟回落趨向止住。“前幾個月大家一直在擔心經濟是否會繼續下滑,但如今訂單指數比7月明顯回升已證明現在沒有必要擔心了,包括出口需求也出現不錯的增長勢頭,表明今后幾個月中國出口會是穩步增長。”蔡進說。
其次,從供給方面看,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措施、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政策等都起到了推動效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8月份PMI指數的小幅回升預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深度回調。匯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PMI的回升再次印證了他們的長期觀點——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只是適度減緩,而非大幅下滑。不過匯豐也指出,該數值仍然比年初的最高記錄存有近6個百分點的差距。
興業銀行的宏觀分析團隊則對上述數據并不樂觀。該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8月PMI數據反彈主要是季節波動的結果,而非實體經濟驅動的回升。
物價攀高會否加大通脹預期
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呈現平穩略升基本態勢。同上月相比,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有所上升。其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尤其以購進價格指數升幅最大,達到10.1個百分點,成為8月份PMI變化最大的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回落,其中產成品庫存指數回落幅度為3.0個百分點,其余指數回落幅度均在1個百分點以內。
8月份企業購進價格指數出現10.1%的增幅意味著什么?從成因看,蔡進認為,主要是由與農產品相關的原材料價格的上揚所致,也與農副產品的加工業和流通業的回升加快、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傳導作用有關,這也說明企業的生產經營已經回升。而匯豐的調查聲明,國內市場的鋼價和國際市場的糧食價格環比皆有上升。在原料價格上揚和市場需求轉強的共同作用下,制造業廠商在8月份提高了產品價格,此舉在3個月以來尚屬首次。
魯政委分析指出,8月份購進價格指數上升10.1個百分點,說明企業在去庫存化的過程中,加大了投資力度。在沒有消除通脹壓力、物價持續攀高的情況下,會不會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預期?值得高度關注。
本輪周期調整是否已到谷底
在8月份的PMI分項指數中,產成品庫存指數在回落的數據中最為突出。
蔡進分析,產成品庫存指數下降,顯示了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向著平衡趨勢發展。8月份的產成品庫存是46.9%,比7月份回落了3.0個百分點。蔡進認為,庫存回落,背后反映出市場的供求關系趨于平衡,“這個環節很重要。供與需都不能太超前或是太落后,表明第三和第四季度經濟下滑的可能性不大。”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分析說,8月份的PMI指數說明,第三、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可能還會出現回落,但整個經濟走勢基本穩住,不會出現第一、第二季度大幅回落的情況。
對于PMI的未來走勢,交通銀行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說:“很難說會持續上升,但也不會降太多,維持波動的可能性更大些。”他認為,雖然中國已經先于其他國家走出危機,但畢竟外部情況不太好,而且國內宏觀調控也對經濟增長形成壓力。
興業銀行直接指出,8月反彈的PMI成為了政策調整的“煙霧彈”,這將加大政策調整滯后的風險,也將令年內經濟繼續下滑。本輪小周期調整的谷底可能出現在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
外資投行亦看法不一
高盛高華證券分析師宋宇昨日發布報告指出,從歷史數據看,8月PMI的反彈呈現明顯的季節性,制造業活動增速仍明顯低于其趨勢水平。其中生產和進口成分指數的進一步下降也表明,8月份的實體經濟增速疲軟。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認為,在今年四季度政策放松前,工業生產將繼續疲弱,并預測今年3季度開始政策將會放松。王慶認為,2010年下半年中國不加息,2010年銀行信貸將超過全年新增信貸額度目標,四季度對投資項目的審批也會放松。
不過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認為,PMI總體數據雖然是由于季節因素偏高,然而,這個數據仍表明未來幾個月經濟活動將表現活躍,制造業活動未來幾個月可能會繼續擴張。
高盛方面認為,如果9月13日公布的工業增加值數據繼續表現疲弱,那么高盛對于中國2010年GDP增長10.1%的預測將面臨更大的下行風險。
對于未來的通貨膨脹形勢,高盛方面預計,目前較高的通貨膨脹數據只是暫時的,2010年第四季度,將出現經濟增長同比放緩而通脹率下降,從而促使政府進一步低調地放松緊縮政策。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