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集中"打短工"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出口回升的勢頭能否持續?
剛剛結束的第106屆廣交會出口成交304.7億美金,環比今年春交會急升16.2%,但同比去年秋交會仍然下降3.4%。
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文仲亮11月4日分析,出口的恢復性回升跡象非常明顯,不過本屆廣交會300多億美金的成交額中,3個月以內以及3-6個月的中短期訂單占比仍然超過9成,「這說明廣交會上的成交不少是來自海外補充庫存的需求,採購商們對後市仍然抱持謹慎態度」。
訂單結構首度作為統計指標
根據廣交會11月4日發佈的統計,106屆廣交會的到會客商比春交會增加了13.7%,比去年秋交會增加7.8%。其中,歐盟、美國的採購商到會數量明顯恢復,歐洲到會人數增長超過三成。
這一屆的廣交會統計也首度將訂單結構作為一項統計指標。自去年出口進入負增長區間以來,企業普遍反映訂單結構正在發生明顯變化——長單變短單,高價單變低價單。
本屆秋交會的統計顯示,3個月以內的短期訂單占比仍高達59%,3-6個月的中短期訂單占比為33%,兩項合計已經超過9成。
文仲亮說,這一訂單結構表明金融危機以來歐美採購商們的去庫存化已經基本結束,廣交會上的採購不少來自短期的聖誕補庫存需求。他認為,雖然市場在回暖,但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採購商們對後市仍然相當謹慎。
歐洲商務禮品的第二大採購商Mid Ocean Brands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Willem van Walt Meijer在帶隊赴廣交會三期採購時曾表示,未來數月歐洲的市場需求並不明朗,下游的15000多家分銷商們不少還在降價促銷銷售之前的存貨,下游的中小採購商們對明年採購也處於觀望中,並不急於下單。
他稱,此次赴華採購主要為明年可能出現的消費好轉做準備,若需求恢復程度遜於預期,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期間,採購商們將再度面臨高庫存壓力。
「乘電梯下跌、爬樓梯回暖」
本屆廣交會上,第三期展出的紡織服裝成交額比上屆增長了5.9%,這一好轉跡像在9月的紡織服裝貿易數據中亦得到印證。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11月4日提供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9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再度反彈,當月出口額創年內新高。進、出口降幅均回落至個位數。
報告預計,根據出口的規律,四季度不再是高峰期,月度出口額將較三季度時有所回落,因此今年最後一季度各月的出口預計仍表現為小幅下降,恢復增長的可能性不大。
國內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商廣東省絲綢紡織集團一高層11月3日告訴記者,該集團的出口目標今年已經三度調整——去年底曾希望2009年維持出口規模基本不變,出口形勢的急劇惡化使其不得不將目標鎖定為「下降5%以內」,而眼下,這一指標已經下調至「年度降幅控制在10%以內」。1-9月,該公司的出口降幅仍然在16%左右。
第一紡織網分析師汪前進,將目前的紡織服裝業的形勢概括為「半復甦狀態」,他認為金融危機對消費信心的挫傷難以單純依靠當前的政策措施快速修復,中國紡織服裝業的真正回暖仍然是小概率事件,「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是『乘電梯下跌、爬樓梯回暖』」。
他預計,今年紡織服裝出口的兩位數下降幾乎已成定局,雖然趨勢是向好,但是未來數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想重新回到10%以上的高增長蜜月期恐怕不現實,保持個位數的增長已經不容易。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廣交會紡織服裝展館巡館調研時也曾對企業表示,紡織服裝行業的真正復甦可能需要3-5年時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