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調結構與擴內需將成中國2010年經濟主旋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人士表示,2009年,中國經濟經歷V型反轉,“調結構”是2010年經濟工作的主線之一,擴內需則是2010年的經濟工作亮點。

中新社援引通信信息報1月4日的報道稱,回顧2009年中國經濟復蘇歷程,展望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趨勢。“調結構”是2010年經濟工作的主線之一,擴內需則是2010年的經濟工作亮點。一年多前,那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讓世界經濟陷入困局,中國不能獨善其身,為此中國政府及時出臺一攬子計劃并投資4萬億元擴內需;一年多來,中國經濟的表現在全球范圍內都堪稱出色,中國宏觀經濟率先回暖就是鐵證。  


但不得不提,呼吁了很久的經濟結構調整進展卻不如想象中迅速,房價高企、老百姓望房興嘆以及就業難成為最典型的民生問題代表,兩化融合的進程不夠快速也大大抑制了擴內需……內需支點將撬動中國經濟一個怎樣的未來?社會各界和人們對此充滿期待。因此可以說,來年,中國還將繼續“保增長”之戰,考的卻還是“調結構”之功。

中國經濟經歷V型反轉,擴內需成2009年經濟關鍵詞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從年前金融危機造成的愁云慘淡到危機催生“中國需求”,中國經濟在過去一年里走過的路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說,4萬億為中國經濟奠基新局,也讓百姓切實享受到了擴大內需帶來的便利和實惠,復蘇離不開擴內需。

綜合來看,GDP呈現“V”形反轉、進出口總值由負轉正、投資消費高位增長……透過來自權威部門的宏觀經濟數據及其勾畫的一道道數據曲線,人們清晰地看到,在即將過去的2009年,中國經濟成功實現了“保增長”目標,“擴內需”功不可沒。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于天。在一攬子計劃中,大量投資集中在基礎設施、災后重建和民生領域。09年上半年,在已分四批下達的中央投資中,保障性住房建設375億元,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1,043億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871億元,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573億元。這些投資正在逐步發揮效應。而“新醫改”和“新農保”的先后出臺,也大大從民意出發惠及民生。

具體到行業,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已提升到國家戰略決策的高度,意在強化自主創新和發揮行業內需效應。《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正是在政府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內需的果斷決策中出爐的,它為中國本土IT企業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機遇。業內人士就指出,政府的4萬億投資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促進制造業的升級改造,以提高公共服務業的技術水平,而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與信息技術相融合。

與此同時,積極政策也使行業內需得到最大釋放。例如,積極的財政以及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使得政策敏感、利率敏感的汽車、地產在經歷了2008年的低迷后,在2009年出現了高速增長。

亮點中不乏遺憾,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09年我國經濟已經實現微型翻轉,保八無懸念,但經濟亮點中卻也隱藏不少遺憾。

其一,金融危機導致發展中國家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問題也已經是我國經濟不可忽視的問題。應該說,投資拉動易,結構調整難,我國一些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的詬病不僅沒有在“調整”中緩解,反而在“振興”中進一步加劇,如鋼鐵產業,目前粗鋼產能過剩上億噸。今后一段時間,如何真正實現“去產能化”,事關經濟復蘇大局。

其二,兩化融合期待更多實質進展。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兩化融合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首先是面向新型工業化發展所需的生產性信息技術服務能力不足。其次,支撐兩化融合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仍然缺乏,推進兩化融合的體制機制還不夠順暢。對此,李毅中在工作會議中指出,在2010年要抓住切入點,做好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總結試點成功經驗,制定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若干意見,繼續從企業、行業、區域三個層面推進融合工作。

回到最重要的民生,2010年以來,不少房產投資者涌向樓市,房價由此被一路推高,老百姓“望房興嘆”是個真實寫照。綜觀民生需求,高房價在制造了虛假繁榮的同時,也使國民的安居意愿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顯然,實現惠民生目標的一個重要指向是:必須全國一盤棋穩定房價。

因此,綜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在201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主席就闡述了堅持改革、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調結構”與擴內需相輔相成前景可期

作為十一五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2010年將會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刻。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分析結構調整要從生產、需求、增長方式三方面入手,而擴大內需則是調整結構的重中之重。“調結構”與擴內需相輔相成前景可期。

擴內需有望為調結構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在09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消費再次被提到重要位置。而在政策刺激下,中國消費2010年有望繼續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會加大。專家指出,隨著措施的公布,下一階段乃至2010年有關消費的政策日漸明晰,當前為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保持現行政策的延續性是必然的。

調結構力度加大則將有效驅動內需增長。以電信行業為例,基于3G的優勢,電子信息業的運用優勢凸顯:一是拓寬了移動通信的應用領域;二是豐富了行業的服務內容;三則是提高了行業的工作效率。尤其在近期熱門的“低碳經濟”上,信息化應用大有可為,將有利于“推進節能減排,抑制過剩產能”。從長遠趨勢看, 3G的建設為即將爆發的移動互聯網提供了更大的動力和空間,傳統行業和移動互聯網的交叉將越來越緊密,最終會形成融合的數字產業,從而實現無處不在的信息化經濟。

(程曦 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