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柳超:學者企業家的大數據世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2-18 17:20


 

1

柳超:學者企業家的大數據世界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何方竹)河南省高考狀元、北大高材生、赴美深造、微軟科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北京市特聘專家,搜狗首席科學家……這一系列的光環圍繞在天眼查創始人柳超的身上。2月16日,記者如約見到了柳超,從外表來看,和大多數深研計算機的工程師或者科學家一樣,他戴著眼鏡,文質彬彬,頭髮略顯稀疏;而不一樣的是,他的眼神中,除了有一種對科學的執著和堅毅,還有一種類似商人的睿智和犀利。所以,當他談到“以科學的方法來思考商業的邏輯時”,記者印證了自己的感覺。

在見到柳超之前,天眼查團隊常常向記者發來通過“天眼查”軟件做出來的人物和企業關係圖表,每每讓記者驚訝——這些人物與企業的關係如果手動去查,就算有整整一天的時間,也很難如此全面和細致,而在“天眼查”這里只需要短短幾秒鐘。從他的口中,記者了解到,天眼查似乎和多數創業項目大有不同。沒有風風火火地大打廣告,沒有東奔西走地尋求投資,沒有煞有介事地玩弄概念,柳超,在十數年和大數據打交道的科研生涯中形成一個理念,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他看到了商機,當他準備放手一搏時,便有投資機構捷足先登。兩千萬的天使投資(估值近兩億)助他很快搭建起自己的團隊,做出“天眼查”系列產品。

這順利的開篇與柳超多年的科研經驗分不開。2003年從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畢業之后,柳超來到全美計算機專業前列的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師從大數據領域著名華人教授韓家煒。在競爭激烈的北美學術圈,柳超發表了3 本英文專著、5篇國際期刊文章,以及30余篇國際一流學術會議文章,共計1300+次獨立引用,在短短的三年半時間內便拿到了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之際,柳超放棄了到手的美國的高校教職,選擇了位於西雅圖的微軟研究院,從事和產品緊密相關的大數據方向的研究。之后,柳超還被推舉為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大數據方向的評委。

期間,有一件事情讓柳超看到了大數據研究與商業價值的關聯。在微軟,他帶領實習生根據美國企業投融資的公開數據做出了一項研究,旨在發現什么樣的初創企業能夠獲得融資以及被誰投資。這篇論文只是柳超眾多學術論文的一篇,但是被美國《商業周刊》發現並轉載,一時間洛陽紙貴。

十年大數據領域的科研經歷讓柳超形成了一種理念和自信,大數據並非只是數據本身的資訊,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大數據並不是只在非公開的情況下才有價值,公開的數據依然能夠挖掘出很大的價值。這樣的理念對於中國當下的大數據挖掘領域至關重要。目前,國內的大數據挖掘主要是企業基於非公開的數據進行挖掘;基於公開數據的大數據挖掘尚未出現實力較強的公司。對於這一現象,柳超認為,這是因為目前市場參與者對於大數據挖掘還不夠有信心,所以依賴數據來源的唯一性作為自身的“防火墻”;而十年的科研經驗告訴他,不應該盲從別人的觀點,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往往是真正價值和未來潛力的所在。

2012年,受到國內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的感召,柳超回國,加入騰訊。這一次,他更進一步地接觸產品、用戶和市場。2013年,在騰訊和搜狗的戰略合並之際,柳超出任搜狗首席科學家,從零組建搜狗數據科學研究院。柳超非常認同騰訊和搜狗的精神,在他看來,他們有著開放的企業文化,用戶至上的理念和實干的精神,這正是他理想的企業的“品格”。“在互聯網催生的去中心化的環境中,開放是一種力量。”柳超說。

十年的學術積淀,科研與產品的對接,開放的意識,這些構成了柳超以及天眼查最核心的企業文化。從市場的需要、產品的價值開展研究,把別人看來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基於開放的數據,挖掘獨到的價值,客戶需求的邏輯便是商業的邏輯,這成為柳超創辦天眼查的理念。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做事情往往有“道、法、術”三個層面。對於柳超和他的金堤科技來說,“道”則是相信公開的數據能夠產生足夠大的價值;“法”則是通過分析了解客戶有什么需求未被滿足;而“術”則在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雖然我在多年的科研經歷中積累了一些自己的演算法,但是相信一定有更好的演算法或者技術,但是金堤的核心競爭力是道法術三者的結合。”柳超表示。

柳超曾親身經歷一件事情,讓他看到提供方便查詢人物與企業關係圖譜的軟件有多么重要。2015年秋季,廣東某地政府在當地高新園區推行優惠政策,不少企業前來申請。為了符合條件,申請人都稱自己只在該園區注冊申請,並未有其它關聯企業。但是通過天眼查軟件,負責審核的工作人員發現不少前來申請的企業在全國多個地方的園區都注冊了公司,只為了享受各地的優惠條件。更有企業,為了包裝財務報表,將債務轉移至其它關聯企業,而這些資訊目前往往需要耗時耗力的盡職調查才能得到。

回望學術之路和創業之路,兩條看似迥然不同的道路在柳超看來有內在的關聯。“不管是做科研,還是創業,都必須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獨特的能力。一篇學術文章,不管貢獻大小,都應該是對前沿的一個推進;企業也是一樣。”這樣頗具理想主義的企業觀讓記者看到金堤的不同,也讓記者想到美國某著名公司的一句廣告詞“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柳超也向記者坦言,懷著敬畏的心對待事業,金堤會堅守以數據技術為支撐,解決實際問題,不會無畏地沖進火爆的O2O以及智慧硬體等領域。

“雖然一路上掛了好幾次科學家的頭銜,但我不認為自己是科學家。我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思考商業的邏輯。至於成不成,我不知道,但我不會吹牛。”在這看似謙遜的措辭背后,記者看到他對於所選道路的堅定和自信。沒有上市的承諾,沒有收益的承諾,但是你分明能從這樣一位學者企業家的言語中感到一種力量,並產生一種期望:看到事物的規律並堅守自己的道路,這樣的企業能夠在迭起的產業浪潮中走得更遠。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版權作品,轉載時須注明來源,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