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行情機會潛伏區域經濟概念股最受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機構投資者表示,“兩會”期間可能會有更多關于區域經濟的提案,一些主力資金也會提前布局,由此會帶來“兩會”期間區域概念股的良好表現。
據證券時報3月1日報道,上周A股周K線紅盤報收,讓投資者對虎年行情又有了更多期待。本周“兩會”即將召開,對于仍然處于政策退出和流動性緊縮壓力下的A股市場,能否注入一劑強心針?“兩會”行情是否會如期而至?機會又潛伏在哪些板塊中呢?就這些市場關注的問題,采訪了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南方基金公司投資總監邱國鷺、新華基金研究總監周永勝和鵬華中國50基金的基金經理黃鑫。
“兩會”將促使熱點不斷
南方基金公司投資總監邱國鷺認為,“兩會”前會是一個政策真空期,同時,2009年報和2010年一季報的披露會使得一些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受到市場的關注,由此很有可能帶來一波年報行情。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整體而言,“兩會”不會改變股市本身內在的趨勢,但會促使熱點不斷產生。在“兩會”期間,大量涉及國民經濟發展的提案會通過媒體傳播出來,在資本市場也會有所反應。“一系列本著改善資本市場的良好愿望和提案,使得‘兩會’期間股市的積極影響會大于負面因素,特別是一些具體的建議和提案會加快科技創新的進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如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等。”李大霄認為,“兩會”期間市場會保持穩定,不會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總體上看,2010年的A股市場將以震蕩為主,震蕩過后股指上移的概率要大于下移的概率。
新華基金研究總監周永勝認為,近期,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推出速度超出市場預期、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強、“兩會”即將召開,以及1月份通脹數據低于預期的溫和通脹局面都對近期的股市形成良好支撐。股市在近幾日表現強勁,“兩會”行情已經開始,在兩會政策維穩的基調下,近期市場可能會出現一波反彈行情。
周永勝認為,目前對股市壓力最大的仍是緊縮的貨幣政策和上市公司再融資。再融資方面,上市公司再融資仍對市場構成較大壓力,但銀行再融資潮已經接近尾聲,對于股市的壓力已經降低。周永勝認為,整體而言,政策退出與經濟增長、通脹預期與經濟增長、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間的三大博弈決定2010年的市場將呈現復雜多變的震蕩格局。盡管年初出現了一些新的因素,但2010年仍將是一個震蕩市。
區域經濟概念股最受關注
上周,新疆、重慶、西藏等板塊接連上沖,使得盡管股指在3,000點躑躅徘徊,但個股行情仍然異彩紛呈。李大霄認為,“兩會”期間可能會有更多關于區域經濟的提案,一些主力資金也會提前布局,由此會帶來“兩會”期間區域概念股的良好表現。此外,“兩會”期間,農業、新興產業、產業升級、高科技、 內需等話題也將受到代表和委員們的高度關注,由此帶來相關板塊的投資機會。邱國鷺則看好受益于經濟復蘇和業績穩定增長的股票。
關于“兩會”及其之后的行情走勢,鵬華中國50基金的基金經理黃鑫更為注重中國經濟整體變化帶來的投資方法和投資分析模式的轉變,此前基金投資的主流思路是,在宏觀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尋找景氣行業,然后在景氣行業中尋找優質公司。但在中國經濟產業升級和調整結構的過程中,基金經理們需要用更多的維度和更寬廣的視野去尋找投資機會。具體而言,2010年和此后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轉變增長方式的力度要比以前大得多,即從出口和投資轉向消費,由此會帶來很多制度方面的變革。因此,消費領域在未來更容易誕生牛股,而周期性行業則很難出現行業整體性的大幅上漲的投資機會。
黃鑫還表示,自2000年網絡科技股泡沫破滅以來,科技股在A股市場一直是波瀾不驚,而全球科技產業最近已經出現了新的突破,如移動互聯網等,這些新興產業會重新引起資本市場對科技股的關注。同時,國內最近幾年也涌現出了一批真正有特色的符合創新和高科技要求的公司,前幾年市場熱衷于炒作周期類股票,剛好忽視了這些公司,導致一些科技股恰恰成為目前難得的估值洼地,在缺少行業整體性機會的狀況下,不排除市場會給予這部分公司一定的估值溢價。
(程曦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