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向女王道歉背後隱藏的自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2009-08-05 12:09

近日,英國多位知名經濟學家聯名致信伊麗莎白女王,為「沒能預測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到來」而道歉,並稱「沒能預測出這次危機的時間、幅度和嚴重性,是許多智慧人士的集體失誤」。因為去年底女王在對倫敦經濟學院的一次訪問時,曾問「為何當初沒人注意到?」把教授們噎住了。有人認為,這些勇於認錯的經濟學家表現出的謙遜值得讚賞。

然而,透過這封道歉信恰恰讓人看到經濟學家這個學術團體依然如故的自大,其暗設的前提是:現有經濟學理論已經為預見經濟危機提供了足夠的知識和分析工具,恰當運用它,人們便應該預見到「危機的時間、幅度和嚴重性」;在我看來,這一前提高估了經濟學家的理性能力,事實上,至少以目前的知識水平、模型建構能力和數據採集與處理能力而言,經濟學家遠遠不能可信的預測到經濟週期的時間、走向和幅度。

整個二十世紀,經濟學家都在構思和試驗各種反週期政策,結果卻給經濟帶來了更多的混亂和傷害,他們之所以沉溺於此,屢敗屢戰,是因為他們總是將經濟週期視為貽害無窮的洪水猛獸,卻沒有認識到,經濟的週期性波動,是大量創新得以湧現、產業體系實現新舊更替的必要途徑,也是經濟系統從簡單向複雜方向的演化得以進行的方式;這一洞見,熊彼特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便已提出,但長期受到冷落,如果對比生物進化的歷史,或許更容易看清其中的道路。

生物進化過程是漸變且沒有遠見的,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經由自然選擇,物種在該環境下的生存能力會沿著小步改進的途徑,趨向並最終達到一個局部最優狀態;然而,如果這是進化史的全部故事,今天決不可能看到如此複雜多樣的生物,實際上,進化史上更重要的故事是:環境條件及其所對應的均衡,總是被各種不可預見的事件反覆打破,而均衡的打破總是伴隨著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和新物種大量湧現,然後是新一輪的漸進優化,最終導致新的均衡。

漸進進化的問題是,系統會被鎖入到局部最優狀態中:一旦你爬上附近的山頭,儘管遠處的山頭更高,你卻過不去,因為再跨出任何一步都是「退步」,進化上,這意味著生存能力的下降和被自然選擇淘汰的命運;經濟系統也是如此,在均衡點上,每個企業都被鎖入在盈虧平衡點附近,向任何方向作出改變都可能導致虧損甚至破產,一些在遠期能帶來豐厚收益的改良和創新,受到短期財務約束而無法實施;那麼,現實中的創新和增長是如何發生的呢?答案是泡沫:在景氣期樂觀氛圍和寬鬆信貸條件下,企業財務約束被大大放鬆,銀行家大手大腳四處撒錢,許多原本沒有機會的創新項目得以啟動,大量奇思妙想得到風投支持而走出車庫。

這一過程製造了大量的泡沫,一旦景氣翻轉,其中95%都會以失敗和破產告終,而資本家們也會為當初的頭腦發熱而懊悔不迭;然而事實上,正是他們的無知和狂熱在推動著經濟的長期發展,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許多新興產業都誕生於上幾輪泡沫,正是這5%的幸運兒在為經濟不斷注入活力,打破已有的均衡,創造新的產業格局並掀起新一輪競賽;如同大自然用環境變動不斷打破生態平衡來推動進化,經濟系統的內生景氣蕭條週期,是推動經濟長期增長的基本動力機制。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