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國要避免股市大起大落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人民日報海外版周三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稱,中國要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使股市真正成為增加財產性收入的重要渠道。
《人民日報》(海外版)12月1日刊登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中國要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使股市真正成為增加財產性收入的重要渠道。這是官方媒體連續第二周在頭版刊登特約評論員文章,以緩解投資者近期因緊縮政策導致股市暴跌而產生的緊張情緒,顯示出官方對維護股市穩定的堅定立場。
文章稱,股市大幅波動不僅對中國經濟發展而且對社會和諧穩定產生重要影響。要維護市場穩定運行,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使股市真正成為增加人民群眾財產性收入的重要渠道。
該文還指出,11月12日股市的暴跌,除了市場本身調整的需要之外,上調印花稅謠言和國際投行向投資者發出賣出中國股票的郵件則是大跌的導火索。
該文指這家國際投行有操縱股指牟利的嫌疑,建議監管機構追查到底。
這已經是該報連續第二周在頭版刊登特約評論員文章,要求保持股市穩定。
上周,《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刊登文章稱,股市是目前吸收流動性最好的地方,保持股市健康發展也是政府經濟管理的一項長期目標。中國政府抑制通貨膨脹不會以打壓股市為代價。
中國10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增長4.4%,增速高于9月份的3.6%。明顯受到游資炒作農產品的影響,這使得市場對通貨膨脹的預期進一步加劇。而1-10月累計CPI較上年同期增長3.0%,增速雖然高于1-9月的2.9%,但仍然符合今年全年3%左右的調控目標。
由于擔心通貨膨脹,今年以來中國官方不斷推出貨幣緊縮政策,包括此前一系列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以及10月份提高利率的嚴厲措施等。可是目前來看,單純的收緊貨幣措施對物價的抑制作用并不明顯。
不過,股票市場對官方緊縮政策的反應則立竿見影。
中國大陸A股基準指數11月全月累計暴跌了5.3%。
其中,11月12日單日暴跌5.16%。而據媒體稱,高盛(Goldman Sachs)11月12日在市場開盤前向部分客戶發出郵件,建議賣出所有中國股票,這被認為是暴跌的導火索之一。
(吳蘭蘭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