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中國可能向G20國施壓以期各國經濟刺激措施持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11月4日 15:45

因出口仍舊疲軟,內需尚不強勁,中國尋求全球性經濟復甦,以利於自身經濟恢復,因而可能會向G20國施壓,以期各國繼續保持經濟刺激措施。

道瓊斯11月4日發表Terence Poon撰寫的文章,稱中國可能對G20國施壓,以期各國繼續保持經濟刺激措施,謀求全球性經濟復甦,以利於自身經濟恢復。

中國實施經濟刺激措施已近一年,而當前,在部分國家開始啟動退出策略之時,中國可能會向G20集團施壓,以期各國繼續保持促進經濟發展的刺激措施。


中國經濟恢復迅速,目前經濟發展速度達到了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加劇前的水平,這有利地帶動了澳大利亞及巴西等自然資源出口國的經濟復甦,也帶動亞洲其它國家經濟恢復。

但目前,中國尋求全球經濟復甦,以維持其自身經濟恢復,因中國的出口業仍舊疲弱,政府需要時間以轉變經濟增長推動力,即消費支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日前敦促各國政府繼續經濟刺激措施以促進各國經濟持續恢復。並認為,在全球經濟處於恢復初期的大環境下,中國需要持續其經濟刺激措施。

澳大利亞央行於本週二宣佈加息。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官員在提醒其它國家勿過早退出貨幣及財政刺激措施之餘,也可能不顧日益增長的國際反對聲,拒絕讓人民幣升值。

2008年人民幣穩定盯住美元,而近期美元下滑引發人民幣相對歐元等某些外幣貶值,有利於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業務,中國由此產生了巨額貿易順差,這被認為是全球經濟不平衡的一大因素。

預計2010年人民幣對美元會小幅升值,但在G20國會議上,中國不會就此做出任何承諾。

投資者更為關切中國的政策走向,如果適度寬鬆的政策出現變化,則會對資源富饒國如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鄰近的韓國及中國台灣地區造成不利影響,因這些國家及地區均受益於中國政策推動的經濟恢復。

有分析人士認為,因中國利用進口原材料進行加工,然後進行出口,因而,中國經濟的復甦對推動全球經濟復甦意義並不太大,但中國對全球市場信心的影響卻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已對通脹風險有了警覺,但一直反覆強調將保持積極的財政策略及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對經濟前景更充滿信心,並可能於2010年開始採取緊縮策略,屆時會提高基準利率並上調準備金率。

中國在G20國會議上可能會重複觀點,即計劃減少對歐洲消費的依賴,而更多通過內需拉動消費來促進經濟發展。但中國不太可能對G20國應如何對待各國政策及降低全球不平衡方面給出具體意見。

(周玉峰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