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創造商業新模式 未來角色必將更重要
鉅亨網楊祺 上海
6月9日消息,支付寶總裁邵曉鋒近日表示:“如果你還認為支付寶只是那個與淘寶網和網路購物相關的產品,那說明你就已經落伍了,網路購物對支付寶而言,只是它服務的一部分。”
從4月份開始,在京津地區,市民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水、電、寬頻、手機帳單等業務繳費。此前,此項業務在杭州和上海已經開始推行,目前全國40餘座城市里的居民可以在網上通過支付寶來繳納水電費。
事實上,過去五年支付寶一直在將更多的專案納入到自己的服務中,除了公共事業繳費,用戶還可以用支付寶來進行信用卡還款、繳納考試報名費用、養路費和交通罰款,還可以用它來給有喜事的朋友送去禮金,如果你在廣東韶關,用支付寶來繳納醫保是一個新的潮流。那些不會使用網路銀行的人群也被支付寶考慮在內,他們可以在路邊的便利店里通過多種POS機來對支付寶充值。至于那些數量龐大,而又尚未經歷電子商務洗禮的三四線城市人群,手機是一個他們可以輕易獲得的支付工具,是的,手機支付正是支付寶現在要大力發展的新通路之一。
到2009年5月,支付寶註冊用戶已達1.85億,通過支付寶進行的電子商務日交易筆數峰值已接近500萬筆,日交易額峰值突破7億元人民幣。而在四五年前,邵曉鋒“壓根就沒想過支付寶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
2003年10月成立時,支付寶唯一的服務物件就是淘寶網。作為淘寶網的一個部門,當時支付寶出現的目的是解決淘寶網上買家賣家之間安全交易、不信任問題,支付寶的出現,成為淘寶后來擊敗易趣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到2004年9月,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突然提出要將支付寶從淘寶獨立出來,這一決定當時在阿里巴巴內部引來很大反對意見,不少人認為支付寶應該專注為正在與易趣激烈競爭的淘寶服務,不過馬雲堅持認為支付寶未來絕不僅是為淘寶服務,而是“可能會成為整個電子商務的基礎”。
獨立后的支付寶保持著快速發展,由于淘寶業務增長驚人,處于壟斷地位的支付寶也隨之水漲船高成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網路支付平台。但這不是馬雲想要的。高度依賴于淘寶的支付寶不可能成為“整個電子商務的基礎”。
2008年成為支付寶質變的一年,長期低調的支付寶開始高調向外拓展,“大的商戶開始接受我們,我們開始進入一些以前對支付寶很有戒心的行業。”支付寶副總裁邱昌恒回憶,當時,在淘寶之外,支付寶的外部客戶不過是些銷售遊戲點卡等虛擬物品的公司。其他公司對于隸屬于阿里巴巴集團的支付寶的“獨立性”心存疑慮。
但是,對于在中國從事電子商務的網站而言,支付寶所提供的服務和相對低廉的價格是難以拒絕的。貨到付款是這些電子商務網站最常用的收款方式,但這種方式往往會導致貨款積壓在物流公司,影響公司現金流,網路銀行付款成本更低,卻需要與各個銀行的網銀系統接入。“跟銀行之間接入是容易的,但是平時的對賬、賬務的管理會非常複雜,差錯的處理、調賬、借款、借票、借貸,非常非常多的事情。”邱昌恒解釋說,同時由于網上業務不是銀行最核心的服務,對于特別大的商戶銀行可以提供好的服務,但是對規模小的商戶,與銀行協商的成本會非常之高。
獲得這些客戶的信任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這些客戶中包括亞馬遜卓越,而亞馬遜原本是一家擁有豐富電子商務經驗的跨國公司。支付寶要獲得其公司美國總部的認可並不容易,在他們眼里,支付寶還是一種毫無名氣的支付工具,他們要求支付寶提交大量的認證,乃至于提供銀行的保函,以證明支付寶的資質、運營能力,“好像公司在他眼里會一下子就垮掉。”支付寶副總裁邱昌恒回憶,不過與亞馬遜的合作讓支付寶見識了對方的精細化運作能力,“他們對客戶的分析和靈活度的分析非常細,從哪一個環節客戶流失多少,哪一個地方帶來多少,非常非常細。”在這個坐下來一起梳理流程的過程中,支付寶也隨之經受了一次關于管理和流程的洗禮。
2008年,外界開始接受支付寶的“獨立”身份,除了當當網之外,中國排名前十的B2C商城都成為了支付寶的客戶。目前,淘寶網在支付寶總業務比重中下降到只有一半左右。
不過,這些電子商務網站也不會將支付體系完全託付給一家支付公司,他們在與支付寶合作的同時,也與快錢、騰訊公司的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合作。根據易觀國際Enfodesk近期發佈《2009年第1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資料顯示,2009年第1季度中國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市場,支付寶的的份額達到57%,而財付通和銀聯旗下Chinapay分別以21.5%和7.8%的市場份額分列二、三位。
支付寶在整體市場的佔有率保持了較大優勢,不過在一些垂直領域,例如地產、航空等市場出現一些更加細分的支付工具,他們為這些垂直行業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從而在這些領域中獲得局部領先。
2007年底,馬雲將邵曉鋒從淘寶網副總裁的職位調離,改任支付寶總裁。“支付寶領導人的風格要嚴謹、安全,要結果導向,邵曉鋒是全國優秀刑警,他的結果導向太厲害了,任何案件從細節驅動。”馬雲解釋。
如今,支付寶的安全仍然是邵曉鋒首要考量的問題,因為一旦出現駭客侵入等安全故障,給支付寶造成的損失將難以估算。去年底,有關利用支付寶惡意信用卡套現的報導一度讓邵曉鋒煩惱不已,信用卡惡意套現原本並非互聯網所特有的漏洞,由于信用卡市場的激烈競爭,各家銀行在發放信用卡時對持卡人的信用資質審核寬鬆,這是信用卡惡意套現現象的源頭,而支付寶的互聯網模式則在客觀上降低了惡意套現的成本。事件發生后,支付寶加強了對惡意套現的打擊力度,例如重新設置了套現額度,對惡意套現帳戶進行了處理。
然而,對于支付寶而言,更大的風險在于相關制度建設的缺失,網路支付對于中國的金融監管機構而言還是個新鮮事物,相關的法律和規定明顯缺失。年初,央行表示將推出《第三方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並發放牌照,“我們一直認為需要這個東西,不能再讓我們企業摸著石頭過河,這個成本其實是非常大的,而且風險也很高。”在邵曉鋒看來,規則的正式制定和牌照發放對行業將是利好,外界分析,牌照發放的數量將是兩位數,國有背景的銀聯獲得牌照將毫無懸念。
邵曉鋒聲稱,支付寶在幾年前即實現收支平衡,不過在現有法律條款不明晰的情況下,支付寶也一直未能提出明晰的商業模式,例如關于支付寶帳戶資金沉澱以及產生的利息問題就未能定論,而對于這筆數量可觀的利息,支付寶只能如燙手山芋般交給銀行監管,不敢動用分毫。由于涉足高度敏感的金融業務,馬雲也不時政治正確地表示,隨時做好把支付寶“送給國家”的準備。
支付寶手里最有價值的東西,其實是多年來用戶的行為資料。這些年來,支付寶獲得了數量龐大的用戶交易資訊,目前支付寶有數十位元專業人員在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評估,他們還與西安交大進行合作,設立了博士后流動站。這一切都是為了建立一個用戶信用模型,通過這些資料和模型,支付寶可以去判定每個用戶的信用度,從而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這種模型也被用于評估商家,這些海量資料還有可能成為未來國家征信系統的組成部分。從2008年開始,在淘寶上有14家信用記錄良好的賣家被選出,他們獲得了由支付寶擔保,以個人名義向中國建設銀行申請單筆上限為5萬元貸款的機會。“我們會告訴建行,你給他貸款吧,我擔保,信用評判我來做,你給他貸款,出了風險我還貸。”邵曉鋒說,“銀行肯定願意做,而對淘寶上這些小賣家來講,他非常需要資金流的迅速流轉。這就是我們信用體系的價值。”
支付寶的註冊用戶在2009年突破年初制定的2億目標已經不成問題,馬雲轉而把趕超目標定為了eBay旗下的全球最大電子支付工具PayPal,雖然在註冊數上已經超過PayPal,但支付寶在活躍用戶數量以及品質上與PayPal尚有差距。
“支付寶一定會全球化,它的模式註定了它一定是一個全球化的公司。”邵曉鋒介紹,目前支付寶已經在幾十個國家里擁有數百家商家用戶,同時可以支援12種貨幣的兌換。不過在國內市場尚未完全穩定之前,邵曉鋒的重心仍然在中國,目前國際化的佈局,只是在為“未來的大規模出發做好準備”。
對此,北京安邦諮詢公司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陳功指出,橫跨網路和金融兩個熱門行業,支付寶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隨著近兩年電子支付需求的巨大釋放,支付寶在未來所扮演的角色必將更加引人關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