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中國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10月5日 11:38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指出,中國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同時,中國也將警惕和防範各種潛在風險,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可持續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10月4日消息,2009年10月3日-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基金組織)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第二十屆部長級會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代表基金組織186個成員國的24位理事以及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金融穩定論壇等國際和區域機構、論壇的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基金組織監督、全球經濟展望、基金組織治理等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出席會議並發言。
易綱指出,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正趨於好轉,但整體復甦的基礎尚不穩固,全球經濟的主要風險包括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抬頭和宏觀經濟政策不協調等。各主要金融市場應加大推進金融改革的力度,加快處理銀行有毒資產和補充銀行資本,加強金融監管,加強宏觀和金融政策的協調和前瞻性。基金組織要在政策協調中發揮作用,並加強對各種風險因素(尤其是各主要市場金融部門重組進展和刺激性財政和貨幣政策實施情況)的監測與分析。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測,促進主要儲備貨幣匯率保持相對穩定。
易綱強調,促進全球增長的根本途徑是各國加強合作與協調,通過建立一個更開放的全球貿易體系、全面深化結構改革和優化資金在全球的再分配等一攬子政策措施,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勞動力、產品和服務市場的結構改革。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應盡快研究利用多邊機制,推動資源更多地流向發展中國家,提高其經濟增長潛力,促進世界經濟深層次的平衡發展。
易綱介紹了中國經濟形勢和政策,他指出,2009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企穩向好、發展平穩,整體表現好於預期。在保增長、擴內需的同時,財政和金融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銀行資產質量和抗風險能力提高。中國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加快推動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改善民生。與此同時,中國也將警惕和防範包括通脹在內的各種潛在風險,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可持續發展。
在談到基金組織改革及其未來使命時,易綱指出,主要國際金融組織未能及時預警此次危機,與其近年監督方向和重點偏離有關。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基金組織的份額長期低估、代表性不足是基金組織治理結構不合理、監督不公平、預警不及時的重要原因。易綱支持通過各種方式增加基金組織資源,但強調份額仍應是基金組織的主要資源,基金組織應建立份額自動調整機制以及時反映各國經濟地位的變化。支持基金組織更廣泛的治理結構改革,包括加強執董會職責、加大對管理層的有效監督、改革總裁遴選制度、增加管理層和工作人員中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員比例。
易綱強調,基金組織應加強對各主要金融市場的監督,綜合考慮成員國各項政策,而不應簡單、機械地評估單項政策。易綱歡迎基金組織在提高早期預警能力方面取得的進展,歡迎基金組織對低收入國家貸款工具和融資機制進行的一攬子改革措施以及增加低收入國家非優惠融資靈活性的舉措。
(孫海琴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