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鋼材期貨或開啟牛市序幕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亞、歐主要鋼鐵企業簽訂長協一覽表

5月26日 日本新日鐵與力拓達成09年鐵礦協議價,粉礦降低32.9%,執行97美分/干噸度;塊礦降低44.47%,112美分/干噸度

5月28日 韓國浦項制鐵與力拓就09/10合同年(始於09年4月)鐵礦石價格下調33%到44%一事達成協議

6月10日 淡水河谷和日韓鋼廠達成協議,2009財年粉礦價格在2008年基礎上下調28.2%,塊礦價格下調44.47%球團礦下調48.3%


6月11日 日本鋼企JFE達成新一年度鐵礦石價格協議,粉礦價格下調33%,礦塊價格下調44.47%。與力拓此前的首發價條件一致

6月19日 淡水河谷公司6月19日與阿賽洛米塔爾達成2009年鐵礦石價格協議,在08年長期協議價格的基礎上,粉礦價格下降28.2%,塊礦價格下降44.47%,球團價格下降48.3%。與之前和日韓企業簽訂的降幅相同。

金鵬期貨 秦雲龍

6月份鋼材價格上漲可能是長期牛市的剛剛啟動。這可從宏觀經濟、供求關係以及成本狀況中得到推測。

宏觀經濟好轉提振需求

宏觀面看,有兩大因素值得注意:首先是全球經濟已經見底。這可以從PMI這一先行指標來推斷。2008年底中國經濟先於世界經濟觸底回升,隨後其他經濟體也紛紛於2009年一季度探底後逐漸復甦;其次,各國為了救市,向市場注入了大量貨幣,這一舉措很有可能在2010年初導致新一輪通貨膨脹。總體而言,筆者認為,本輪大宗商品漲勢具體可以分為三輪:

第一輪:由於中國經濟率先觸底回升,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這輪上漲在2009年上半年已經從多方面得到驗證;

第二輪:由於世界經濟觸底回升,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第二輪上漲,筆者預計這輪上漲將出現在2009年下半年;

第三輪:由於各國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催生市場新一輪通貨膨脹預期,進而導致大宗品商迎來第三輪上漲,這也將是三輪中漲幅最大的一輪,預計將發生於2010年。

作為與宏觀經濟聯繫最緊密的大宗商品之一,在此種宏觀經濟背景下,鋼材期貨將呈現波浪式上升的牛市格局。

供求逐漸出現轉機

2009年以來的基建投資、尤其是和長材需求最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最值得關注。今年1-5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3520億元,同比增長32.9%。固定資產投資的先行指標——施工和新開工項目繼續增長,累計施工項目216420個,同比增加47912個;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75837億元,同比增長33.8%;新開工項目123878個,同比增加39510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53300億元,同比增長95.9%。從固定資產投資的新開工項目情況來看,預計未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望高位運行。同時,政府亦下調包括房地產行業在內的11個行業的投資資本金比例。

鋼廠對未來預期也逐步看好。近期寶鋼以6月份為基準,全面上調了7月份鋼材出廠價,熱軋上調幅度在300-400元/噸,冷軋漲幅在200-300元/噸,部分鋼材品種價格漲幅達到600元/噸。從下游狀況來看,宏觀面好轉開始逐步傳導到各行業,需求確有進一步擴張之勢。除了在政府主導下的基建投資大規模擴張外,政府放鬆房地產開發信貸與消費信貸,國內房地產市場普現出現「回暖」跡象。由於目前國內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未來通脹預期背景下可能出現的投資性購房對房市拉動作用不可忽視,這可能會進一步帶動國內鋼材消費。

相關數據顯示,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464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5%,而房屋新開工面積3.57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6.2%。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與新開工面積發生背離,預示未來供給不足導致投資加速增長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房地產投資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增長點。對於建築鋼材而言,一旦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大幅增長,則會對長材構成強勁需求。

另外,2009年中國前五個月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896,907萬元,同比增長120.3%,而2009年全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將達到7007億元。因此,預計下半年鐵路建設將極大地拉動整個鋼材行業的需求。

還需要指出的是,受政府對汽車消費刺激利好政策的影響,國內汽車市場消費持續回暖,連續數月汽車產銷量出現大幅增長。2009年1-5月汽車銷量累計高達495萬台,同比增長14%,汽車市場回暖也提振了鋼材需求。

成本推動不容忽視

鐵礦石價格是影響鋼鐵產品成本的關鍵因素。國際上鐵礦石價格分為現貨價和長協價。現貨價會隨著市場波動隨時變化,長協價是基於全球三大鐵礦石生產商與鋼鐵廠之間商定的長期協議價格,一般一年一議價。由於現貨礦貨源不穩定,且其價格受短期需求及海運費波動等因素影響較大,因而鐵礦石現貨價總是大大高於長協價。長期以來,國際上主要鋼鐵生產企業都是通過每年和全球三大鐵礦石生產商簽訂長期協議來保證貨源和穩定價格。

6月30日,中國與全球三大鐵礦石供應商談判的最後日期仍未達到協議。分析認為。

首先,除中國外,作為全球鐵礦石主要購買方的亞洲和歐洲鋼鐵企業均與全球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簽訂了長期協議,中國與三大礦企的年度鐵礦石談判真正進入「孤身奮戰」階段,中方談判外部環境再度惡化。5月31日,中鋼協曾發表聲明,表示拒絕跟進日韓與力拓的協議價格,認為此降價幅度未能反映供需形勢的變化、未能體現鋼企與礦企利益共享、互利互贏關係,並且認為此價格仍將造成中國鋼鐵生產企業全面虧損。雖然中方依舊口氣強硬地堅持至少降價40%談判底線,但據中國入場5年屢戰屢敗及目前情況看,如果中方不做出讓步,那麼,達成協議的難度很大。

其次,當5月末力拓與新日鐵達成2009年長協礦首發價格時,此時日澳達成的降幅為63%皮爾巴拉粉礦到岸價約合78-79美元/噸。這一價格比國內62%澳大利亞紐曼粉礦港口現匯濕基車板價格高9-10美元/噸。比當時品位為63.5%的印度粉礦高10-11美元/噸。這種現貨價低於長協價的情況利於當時中方的談判。但因現貨和長協兩大市場「價差」及隨之不斷上漲的海運費導致鐵礦石現貨價格一路上漲,對中方壓力越來越大。

第三,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率先探底回升,加之最近中國的鋼廠不斷提高價格,國際多家機構均提高了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這也不利於鐵礦石的談判。

第四,在中鋼協全力和三大鐵礦石巨頭進行談判時,國內一些鋼鐵企業卻出現臨陣「倒戈」現象,私自與礦業巨頭簽訂長協礦合同。另外,由於目前現貨價低於長協價,國內很多鋼鐵和礦石貿易商直接從現貨市場上進口的積極性很高。海關數據顯示,1~5月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2.42億噸,比去年同期1.92億噸增長26%。從而使中方在談判中的籌碼大為減少。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方有可能根據市場狀況調整自己標準。果真如此,隨著鐵礦石價格上漲,鋼材價格也將隨之啟動新一輪漲勢。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