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地產回暖下的經濟復甦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2009-08-03 08:49
中國經濟在中期內,至少在未來一年之內,或者是稍微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經濟在增長率的層面上所表現出的快速爬升的局面應該可以得到維持,並且經濟增長率最終可能會被穩定在比較高的水平,比如說不低於9%。
以日本為案例,1982年-1990年,日本的消費傾向出現持續的大幅下降,由此產生了內需的收縮和儲蓄的增加。在內需縮小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是大量的產能、產品、服務被迫出口到國際市場上。從1983年之後,日本的貿易順差佔整個國民收入的比重上升非常明顯。面對消費的下降和儲蓄供應的下降,日本整個經濟的長期利率水平進入了持續下降的通道,並且貫穿於整個80年代。
在日本經濟泡沫化破滅之前,消費傾向的下降,匯率問題,自身限制的問題,出口下降非常厲害,法定利率水平非常低,私人信貸市場也在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了房地產市場泡沫化,而且這個過程最終導向整個經濟的泡沫。而在這一段時間當中,因為經濟的增長和市場的繁榮,會讓人感到市場調控的非常成功,但最終看到實際上的結果非常悲慘。
中國目前和日本80年代的情況非常相似,宏觀經濟當局面臨的選擇是非常困難的。如果繼續維持一個相對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一定程度上就必須堅持讓市場泡沫化的後果,這個選擇是在未來一兩年內中國必須不停思考的問題,中國未來市場的發展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最後我想說一下我們通過什麼樣方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要擺脫目前宏觀經濟決策的困局,需要在幾個方面產生效果,一是私人部門需求系統性的提升。但是這兩個方面,在經濟政策上可供選擇的空間並不大,而且短期內的效果和可能性令人懷疑。房地產的泡沫化在中期內難以避免,政府要避免房地產泡沫化,就要接受經濟萎縮的局面,這是政府當局難以接受的。中國始終處於這樣一個邏輯被動之中,我們已經看到了2006、2007年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和股票市場的泡沫化。而現在我們又看到,這個泡沫化是建立在信貸盈餘的基礎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