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2日收盤微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11月2日 18:37
2日人民幣兌美元詢價系統收盤微跌4個基點。週五美元震盪反彈,今天早盤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跟隨美元微幅高設1個基點;近期官方頻頻釋出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的言論,繼續鞏固短期匯價平穩的預期,預計最近人民幣走勢難現波瀾,依舊維持窄幅整理,美元波動對匯價影響非常有限,估計美元兌人民幣將繼續維持在6.8200至6.8300元的波動區間內運行。
早間中國央行將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匯率設定在6.8282,較30日的6.8281微幅高開1個基點。交易中心數據顯示,美元兌人民幣在詢價交易系統收於6.8279,較30日的6.8275微幅反彈4個基點;中間價保持平穩,人民幣兌美元中期或將維持在區間內整理。中間價自5月27日以來首次跌破6.83關口。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週末表示,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非常手段」。目前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政策類似於1997年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採取的匯率穩定政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政策已實施了約一年的時間。從長遠來看,人民幣應在全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人民幣的用途應更加廣泛。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週日公佈,10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5.2,高於上個月的54.3,為連續第5個月上升,且上升勢頭有所加快。分項指標中,同上月相比,產成品庫存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下降,其餘各指數均上升,升幅較為明顯,多超過1個百分點,尤其以進口指數升幅為最大,達到2.1個百分點。在下降的四個指數當中,產成品庫存指數降幅較大,為2.1個百分點,其餘指數降幅較小,均在1個百分點以內。
中國央行上週五表示,在努力保持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需要合理控制通脹預期。央行指出,通脹預期持續上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在年底前觸底回升。中國央行調查統計司發佈了2009年第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該分析報告暗示政府對通脹前景的擔憂在增加,但對抗通脹尚未成為政府的首要任務。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週六警告稱,世界各國勿在當前撤銷經濟刺激措施,否則全球經濟將重新陷入衰退。儘管危機的最糟糕時期已經過去,但目前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如高企的失業率、疲弱的投資及消費、商品價格上揚,以及匯率波動。
另外,陳德銘重申,未來人民幣匯率要保持基本穩定。目前總體態勢下,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在內的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會繼續保持穩定,在穩定的同時會在投入的結構、方向和重點上不斷微調。在當前中國出口嚴重萎縮、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加劇之下,中國在匯率問題上需要平衡,既要安撫和支持國內出口商,又要減緩外部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商務部上週五晚間發佈公告表示,鑒於去年年底貿易下滑致使基數相對較低,2009年後幾個月中國外貿形勢有望進一步改善,並預計2009年全年進出口降幅將收窄至20%以內。商務部表示,由於世界經濟復甦將是艱難曲折的,加之國際市場需求短期內難以明顯恢復,中國外貿發展仍面臨很多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2010年中國將進一步完善支持對外貿易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加劇及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仍是影響中國貿易發展的因素。
被譽為「歐元之父」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蒙代爾日前重申,保持人民幣與美元的關聯穩定更符合中國利益,他還認為,人民幣將在未來的三十至四十年後主導全球市場。蒙代爾稱,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全球匯率大幅變動,尤其是兩大經濟體所使用的貨幣---美元及歐元之間匯率的劇烈變動,導致了全球黃金、石油價格的飆升和振蕩才是一連串金融和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
(張金棟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