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浦發銀行否認停止放貸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9月1日 07:48

針對有關浦發銀行各地分支行已基本停止放貸的報道,浦發銀行8月31日予以否認。專家認為,雖然A股流動性面臨壓力,但銀行業下半年業績並不會太差,近期回調只是對此前暴漲的修正。

據深圳商報9月1日報道,銀行半年報已經落幕,強制提高的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輔v為下半年銀行業績蒙上了陰影。

8月31日有報道稱,隨著8月份新增信貸規模繼續走低,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8月份制定了嚴格謹慎的信貸投放計劃,嚴控信貸風險,浦發銀行各地的分支行甚至已基本停止放貸。而浦發銀行8月31日對此予以否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央行「微調」的開始,下半年月度新增信貸可望維持在3,000億的水平,但新增中長期貸款將顯著下降,票據融資可能出現負增長。


放貸衝動持續降溫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季度之後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低於上半年的情況下,銀監會本月18日下發的《關於完善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機制的通知(徵求意見稿)》規定,商業銀行在計算資本充足率時,應從計入附屬資本的次級債務及混合資本債券等監管資本工具中,全額扣減持有其他銀行次級債務及混合資本債券等監管資本工具的額度。此外,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選擇發行次級債務及混合資本債券等監管資本工具補充附屬資本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即主要商業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7%,其他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5%。

對此,浦發銀行董秘沈思昨日接受本報採訪時強調,浦發的貸款業務一直正常進行。但對於下半年信貸規模是否大幅收縮,以及是否受限於趨於下降的資本充足率,沈思稱公司將通過再融資來突破該瓶頸,但並未對下半年信貸規模予以回應,只是表示公司業績不僅取決於貸款規模,也與貸款結構和質量有關。

事實上,國有商業銀行下半年放貸速度也已放緩。「除了上半年國家基建項目大膽放款以外,下半年大型銀行的款很難放出去,也不敢放。」一本地商業銀行人士透露,除了「鐵公基」的項目以外,目前其他行業的貸款需求明顯不足,而銀行對基建以外的行業放款也十分謹慎。

信貸壓縮或超1萬億

公開數據顯示,7月份四大行新增貸款為1,558億元。而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近期發佈報告顯示,截至8月25日,中行新增人民幣貸款約700億元位居首位,建行8月新增貸款約270億元,工行約180億元,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新增貸款總計僅1,100億元左右。而民生、華夏、中信、光大等銀行自7月份以來均出現新增貸款負增長的局面。

「這其實很正常。」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黃祥斌分析稱,「因為中小銀行資本金本身就不足,隨著資本充足率有進一步上調的趨勢,中小銀行短期停止放貸情有可原,且放貸壓力相比四大國有銀行要大。」

據統計,截至目前,商業銀行大致已發行超過2,300億元的次級債和混合資本債。這些債主要是銀行類金融機構間互相持有。黃祥斌認為,如果從附屬資本中扣除交叉持有的次級債和混合債,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會明顯下降。以工行和建行為例,假設次級債均被銀行交叉持有,全數扣除後,兩者的資本充足率將分別下降0.64和1.63個百分點,如果以平均下降1個百分點估算,影響商業銀行貸款潛在發放能力在1萬億元以上。

黃祥斌預測稱,8月份新增貸款可能進一步減少至3,000億元左右。但導致新增貸款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是票據融資大幅負增長,更重要的在於反映房地產市場和居民消費的新增中長期貸款環比出現下降。

對於年內信貸規模走勢,黃祥斌表示,預計8至12月居民戶新增貸款額將回落至1,800億元甚至更低的月度水平;票據融資在7月達到負值後,隨著管理層緊縮的取向,其新增額將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負值,8至12月票據融資新增額可望每月遞減2,000億元甚至更高;而剔除居民戶中長期新增貸款的基建類貸款將保持在每月3,000億元的規模。因此,8至12月金融機構新增貸款額預計保持在每月2,800億至3,000億元左右,期間9月和12月作為季度末,信貸投放可望略微放大。

專家研判銀行股仍有支撐

這是否意味著,商業銀行全年「以量(貸款總量上升)補價(淨息差下降)」提升業績的算盤可能落空?與流動性息息相關的股市又將何去何從?

黃祥斌表示,商業銀行走出困境無非兩種方式:其一是再融資,以補足資本充足率;其二是收縮貸款規模,這兩種方式給銀行板塊帶來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尤為關鍵的是,雖然央行已經取消了商業銀行的貸款計劃管理,但通過窗口指導等其它方式控制商業銀行放貸規模正在實施中。

由於下半年經濟增速是否放緩仍有不確定性,央行通過央票的數量化工具「微調」對於基礎貨幣的緊縮效應已經顯現,而儲蓄回流又可能導致貨幣乘數降低,同時考慮到管理層近期收縮流動性的明確取向,支持A股強勢的因素正在發生轉向。

但聯合證券行業研究員吳松凱則認為,伴隨著上半年天量的信貸投放,已公佈的銀行中報卻沒有帶來驚喜。原因在於2008上半年,銀行業正處於盈利的頂點,各方面指標均處於歷史最好水平,而今年上半年卻是近年來息差壓力最大的時期。

國泰君安資深行業研究員伍永剛也稱,市場關注的浦發銀行6月末核心資本充足率已降至5%以下,其信貸資產進一步擴張有賴於定向增發的盡早完成。儘管公司過去一年快速擴張各項業務,但資產質量總體仍保持優良。

黃祥斌也強調稱,雖然A股流動性面臨壓力,但銀行業下半年業績並不會太差,而前期銀行股的上漲已包含了對全年新增貸款超增長的預期,近期回調只是對此前暴漲的修正。

(徐志嬌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