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土地市場回暖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針對土地市場趨熱,部分基金經理認為需理性看待。在中國經濟復甦尚存變數的情況下,房地產業週期性調整難言結束,真實需求的釋放仍有待居民收入水平的全面提升。
富力地產10.22億元拿下北京廣渠門外10號地這一帶有標誌性意義的舉動被諸多市場人士認定為土地市場轉暖的註腳。但北京一位基金經理表示應理性看待富力高價拿地,「10號地附近還有富力城,因此對於很多公司來說過高的地價,對富力來說並不離譜,因為富力城的地相對而言很便宜,兩者一平均就不高了,而富力可以借此形成規模效應。」
這位基金經理認為,隨著今年以來需求的超預期增長,近期土地市場的確呈現觸底反彈的跡象,但不能就此得出房地產業已走出調整週期的結論;「對於房地產企業,尤其是上市地產公司而言,2008年拿的地很少,現在重新開始土地儲備是正常的發展需要,否則長期增長難以保證。換句話說,即使樓市沒有轉暖,開發商現在也有拿地的需要。」
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中發現,絕大多數基金經理都看好2009年地產股的走勢。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在與房地產公司高管接觸中都感覺到開發商的樂觀。「一兩個月前他們還比較悲觀,但現在都很樂觀了,覺得今年、甚至明年的業績都沒有問題。」上海的一位基金經理表示。
在土地市場重現高價拿地的情況下,那些擁有較多土地儲備,尤其是在2007年以前獲得土地的房地產企業相對而言成為受益者。「這是很正常的邏輯,因為對地產股的估值很大程度上要看土地儲備的價值。」
在基金經理看多地產股的原因中,需求旺盛和通脹預期是主要原因。中信證券6月1日的研究報告指出,深圳從2月到4月成交戶均面積逐月上升,顯示針對改善和投資需求的大戶型更加熱銷。上海商品房的戶均成交面積則從年初的96平米逐月上升到目前的103平米,也顯示了大戶型更加熱銷。中信證券認為,各城市大中戶型的熱銷顯示了改善和投資性需求的回暖,2009年下半年投資和改善需求將繼續釋放。
但北京的這位基金經理表示,房地產行業保證長期增長最終還是要靠自住需求。「這一輪的轉暖除了去年累計下來的需求釋放,很大程度上還是靠流動性的刺激,而不是居民支付能力的提升。而隨著樓市的轉暖,今年下半年開發商肯定抑制不住提價的衝動,從而對自住需求造成衝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