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競購沃爾沃終收官 吉利挑戰剛起步

鉅亨網新聞中心


吉利收購沃爾沃可能將是一次改變中國汽車格局的重大交易,不過福特印記有待轉化、如何維持品牌形象,吉利面臨的挑戰或才剛剛開始。

中新社援引每日經濟新聞3月30日的報道稱,隨著吉利收購沃爾沃最終協議的簽訂,被稱為“汽車瘋子”的李書福的豪車夢想已經照進現實。從2002年的怦然心動,到漸次收購英國錳銅和澳大利亞DSI的 “攻防演練”;從擊敗眾多競爭對手成為首席競購商再到一波三折贏得沃爾沃工會的信任;從贏得多家銀行和政府部門的融資支持一直到最后塵埃落定,中國“窮小子”吉利最終娶回了瑞典“公主”沃爾沃。

一位汽車行業的資深專家感嘆,中國企業收購沃爾沃或將是一次改變中國汽車格局的重大交易。然而,收購完成后,吉利面臨的挑戰或才剛剛開始。

李書福表示,“吉利收購沃爾沃絕非一蹴而就,要經過長時間的跟蹤和研究才能捕捉到機會,我們早在2002年就動了收購沃爾沃的念頭。”


2008年12月1日,福特宣布考慮出售沃爾沃并在隨后發出出售邀約,盡管傳言奇瑞、長安、北汽和幾家世界級汽車企業都參與了收購,但已經做了充足準備的吉利集團顯然已經占據了先機。

知情人士透露,李書福在2008年前就曾多次到福特汽車公司以及瑞典沃爾沃轎車公司總部考察,“在競爭對手還在沃爾沃的門外徘徊時,吉利已經摸清了沃爾沃的內部結構”。

2009年10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官方表示福特公司宣布其為沃爾沃汽車公司首選競購方。吉利方面表示,已與福特進行多次磋商,沃爾沃目前的工廠、研發中心、工會和經銷商網絡將得以保留,同時沃爾沃將借此進一步增強在中國的銷售網絡和采購渠道。

2009年12月23日,吉利宣布與福特就重要商業條款達成一致,并作出了今年一季度簽約,三季度完成交割的承諾。落實法律文本、如何滿足沃爾沃工會提出的條件、沃爾沃未來發展走向等成為貫穿整個第一季度雙方談判的主題。

吉利收購沃爾沃,政府層面的支持是幕后最大推動力。據了解,春節前,商務部、發改委等六部委曾向國務院聯合上報吉利并購沃爾沃及其中國發展計劃,并獲得高層肯定。

此外,在收購英國錳銅公司以及澳大利亞DSI自動變速器公司過程中,吉利集團與洛希爾銀行、德勤會計師行等世界頂尖金融、法律界的公司有過非常愉快的合作,在收購沃爾沃過程中,身為總協調的洛希爾銀行、提供法律咨詢的富爾德律師所、提供財務咨詢的德勤律師行,以及入股吉利香港公司的高盛集團,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月28日,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福特汽車首席財務官布斯以及沃爾沃首席執行官奧德爾就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轎車公司簽訂最終協議。然而,斥資18億美元收購來沃爾沃后,吉利能否將讓其扭虧為盈?

“我們將認真考慮各個利益相關方的利益,調整這方面的布局,仍然保持沃爾沃獨立運營,不會輕易改變福特和沃爾沃的全球戰略布局。我們將保留沃爾沃在瑞典和比利時現有的工廠,并將考慮在中國建廠,非常希望中國工廠落戶北京和天津,但這都是有變數的。”李書福在簽約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表示。

在隨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李書福首次透露了吉利收購沃爾沃的資金來源。他表示,比利時、瑞典政府、福特汽車,以及中方銀行、地方政府的投資公司都為吉利收購沃爾沃提供資金;同時吉利香港上市公司、吉利集團自有資金等同樣為吉利沃爾沃項目注資。“具體的資金來源和融資方式不方便透露,但來自國內外的資金各占一半左右”,李書福表示。

“但凡在世界范圍內取得成功的汽車品牌,都有著非常成功的本土市場做后盾。沃爾沃品牌本土市場較小,隨著吉利收購沃爾沃的成功,沃爾沃將擁有中國和瑞典兩大本土市場,有助于沃爾沃品牌發展更好。”李書福補充說。

盡管福特、沃爾沃、吉利三方都對該項協議的簽署表示滿意,但對于吉利來說,運作沃爾沃品牌的未來風險依然巨大,簽約不表示一切都塵埃落定,吉利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就在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轎車之前,來自中國四川的民企騰中收購通用旗下悍馬品牌的計劃宣告破產。而這并不是中國車企失意海外并購的第一個案例。

在此之前,上汽收購韓國雙龍汽車的案例,讓國內車企第一次嘗到了收購海外品牌的辛酸。之后上汽、南汽同購羅孚,知識產權的糾葛也曾一度拖累了各自的發展。同樣,北汽競購薩博,通用幾番反復后還是將最大的蛋糕讓給了世爵。

對于收購沃爾沃,李書福表示,“很多媒體和業內人士擔心收購后的文化融合問題,那是他們不了解吉利對于收購沃爾沃究竟做了怎樣的準備工作。我們請了全球最頂尖的人才加盟,也做了長期細致的市場調研和準備工作。因此媒體擔心的融資、文化融合、工會等問題恰恰都不是我擔心的問題。”

在李書福看來,只要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再依靠日益壯大的中國等新興市場,沃爾沃轎車的振興并不是一個空想。

自從將沃爾沃轎車收入囊中以來,福特汽車便不斷通過共享生產技術及平臺的方式縮減研發及運營成本。在新興市場,福特汽車也早已把沃爾沃轎車品牌下的相關車型引進到中國進行國產化運營。

然而,沃爾沃轎車在國內的銷售并沒有達到福特的預期。產品質量的下滑,以及國產后品牌價值的縮水,將沃爾沃S40從國內主流緊湊型豪華車的主力陣營中拉下馬來。

福特的高管們或許到現在也沒有弄明白,曾經被中國老百姓稱為“富豪”的沃爾沃轎車品牌,為什么如今卻被淡忘在競爭對手的身后。

福特汽車沒有解決的問題,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將困擾吉利。

在雙方一直糾纏的知識產權問題上,福特并沒有讓吉利占到多大便宜。由于此前共享生產平臺及相關技術,福特旗下的許多產品與沃爾沃轎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沃爾沃轎車被出售后,如何避免未來競爭對手利用沃爾沃相關技術威脅福特汽車自身的發展,是福特汽車的高管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福特首席財務長布思表示,知識產權協議是福特與沃爾沃之間簽署的,其他公司使用相關技術將會受到限制。顯然他說的是吉利。布思還透露,福特和吉利另外簽署了覆蓋知識產權的協議,這樣做是為了幫助沃爾沃當前業務規劃的展開。

在勞資關系的問題上,吉利同樣面臨巨大挑戰。缺乏與海外公司工會的交流經驗,很可能讓吉利在沃爾沃轎車未來的運營上舉步維艱。上汽就曾因勞資關系的問題,被雙龍汽車的工會弄得焦頭爛額。

不過,李書福表示,不會關閉沃爾沃轎車在哥德堡和比利時的工廠,并且沃爾沃轎車將仍然由目前的管理團隊領導。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吉利與沃爾沃轎車工會的關系。在被問及吉利計劃保留歐洲生產線時,李書福表示,靠近主要供應中心對沃爾沃而言很重要。他同時表示,沃爾沃目前在哥德堡和比利時的兩家工廠會長期保存。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擔心,在被吉利收購后,沃爾沃轎車品牌形象或許會低端化,淪為一個中檔品牌。但品牌專家顧環宇認為,不能說沃爾沃被吉利收購了就會貶值,要看吉利今后的運作,他相信吉利會推出相關舉措來維護沃爾沃轎車的品牌。

(杜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