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熊取膽事件商業迷霧:替代藥企業成最大受益者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由福建歸真堂要上市而引發的“熊膽事件”,發展進程猶如連續劇一般,情節一波三折,然而迄今為止,事件的邏輯與細節卻仍未能還原至足夠豐滿。
在2011年8月中國中藥協會舉辦的一次媒體見面會上,參與會議的很多專家說,國內養熊業遭到打擊后,最大的受益者——熊膽的替代藥制造商應該會“偷著樂”。
據了解,中國目前有68家養熊企業,涉及123種中成藥產品、183家下游企業,整個養熊產業的產值達到100多億元人民幣。
如果熊膽制藥明確禁止使用,這個100多億元的市場可能將被生產熊膽替代藥的藥廠收歸囊中。
“無稽之談!如果真的是,請拿出證據證明。”亞洲動物基金(下稱AAF)中國區對外事務總監張小海針對坊間傳言反駁道——坊間傳言稱:熊膽替代藥生產商為AAF提供了資金支持。
張小海一再強調,對于保護野生動物,是出于道德和良心。與此同時,資金來源問題,成為AAF“擊敗”傳言的關鍵點——對于此點,張小海稱“自己不熟悉財務”,讓記者與專門負責財務的吳曉紅(音)聯系,吳曉紅也表示“自己對這塊不是很清楚”。
“歸真堂上市”成為了一個導火索,將養熊業企業與動物保護組織之間的針鋒相對放大到眾人眼前。公眾目光大多集中在“活熊取膽”的道德倫理之爭上時,另一種觀點——“其背后涉及經濟利益”卻少有人關注。
收入來源尚“不清楚”
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膽酸藥物,與純熊膽藥品存在市場競爭關系——這或許是“背后是經濟利益之爭”觀點的邏輯源頭。
世界上人工合成熊去氧膽酸的主要生產廠商Losan Pharma GmbH位于德國,其產品“優思弗”正是熊膽粉的替代藥物“熊去氧膽酸”的知名品牌。
818醫藥網的數據顯示,優思弗熊去氧膽酸價格為6.25毫克售價235元人民幣(約折合37600元/克),而歸真堂的熊膽粉價格為188元/克。
根據《財經》網的報道,AAF曾在2月23日的媒體溝通會上公開表示該組織接受過德國企業的捐贈,但并沒有具體說明是否是Losan Pharma GmbH公司。
根據AAF網站的介紹,成立于1998年的AAF迄今已有14年歷史。根據公開的該組織2006年和2007年的財務報告,該組織在這兩年的財務收入分別為300多萬美元和400多萬美元;2009年則為787萬美元;2010年為768萬多美元。
對于AAF的資金收入中,到底有多少是組織捐助的,有多少是個人捐助的,張小海稱“自己不熟悉財務”,該組織專門負責財務的吳曉紅也表示“自己對這塊不是很清楚”,正在跟負責這方面的同事聯系,會盡快聯系記者。
周五晚8時許,吳曉紅對本報稱,2010年AAF收到的捐款77%來自個人,14%來自公司,吳稱其沒有具體公司名單,但肯定沒有來自德國生產“優思弗”的企業的捐款。
吳曉紅沒有透露AAF2011年的資金來源情況,因為她稱2011年的財報還未發表,需要經過第三方審計。
支出主要用于救治黑熊
AAF的2010年財務報告顯示,該組織的項目一共有四個,除了拯救黑熊項目之外,還有貓狗福利項目、終止動物虐待項目、公眾教育項目。在四個項目中,黑熊救助項目占據了該組織81%的經費,達到387.2萬美金。
對于“AAF人員出入奢華,出差都是頭等艙外加五星級酒店”,劉小海感到很冤枉,他介紹說,組織成員出差都是乘坐經濟艙,甚至有時候還會坐火車,至于酒店,一般都是經濟型酒店。
AAF的成員劉建新稱,組織成員的薪酬都是保密的,但是他個人的薪酬在2000元/月,待遇完全按照國家勞動法擬定,五險一金,周末加班雙薪,法定節假日3倍工資。至于出差待遇,他稱組織成員乘坐飛機全部是經濟艙,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都會選擇折扣更低的航班,住宿以如家等商務快捷酒店為主。
劉建新介紹說,AAF在2010年救助的黑熊為10只,而該組織從1998年成立到現在,救助的黑熊數量為227只,健存的黑熊有156只。
以2010年AAF救助10只熊、費用305.8萬美元計——救助每只熊的花費約為30萬美元。劉建新表示,AAF救助黑熊,每只黑熊會給養殖戶的補償費3萬元人民幣。AAF專門負責財務問題的吳曉紅進一步講解稱:“熊在野外是獨居動物,所以我們要在我們的中心為這些熊營造一個半自然的狀態,這些熊被分在10個獨立的熊區,這10個熊區的設計都不一樣。”吳曉紅介紹,除此之外,這些熊每天的食物、醫療都是一筆不菲的費用,而且每頭熊每年都要做體檢。同時,很多被救治的熊都患有疾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這些都是花錢的地方。
歸真堂提供的數據則表明,他們每只熊的生活費用為30元人民幣/天。
遠未到結束之時
爭論經年,關于熊膽的“連續劇”看上去仍然未到結束之時。
公眾在爭論“養熊取膽”是否合乎道德倫理;醫學界在爭論“熊去氧膽酸能不能完全代替熊膽”;養熊業企業和動物保護組織之間的交鋒也還在繼續……
2月21日,AAF組織在北京召開的媒體發布會上,張小海明確表示要“淘汰養熊業”。
2月22日,張小海被擋在了歸真堂門外,理由是“沒有進行事先登記”;當日AAF官方微博就此消息發布出來,歸真堂當天下午反饋稱“可以為AAF專門安排一次參觀”,卻被張小海拒絕。
2月23日晚,歸真堂創辦人邱淑花用自己并不標準的普通話向本報記者敘述她這幾天來的遭遇,包括那句被傳為“反對歸真堂就是反對國家”的“名言”……
邱淑花表示,她當時是這樣說的:“歸真堂養熊是林業部批的,這個部就代表國家,我們的熊膽粉是國家衛生部批的,這個也代表國家,因為這個是國家的政策,準備發展這個行業,而不是我邱淑花自己發展的。對于這兩個國家部門批的文件,你們說不行了,你們這樣在反對,就等于是在反對國家。”
這個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的惠安女,沒想過自己的一句話會引起驚濤駭浪。當她再回想自己的這些年養熊經歷以及眾人對自己的指責時,言語執拗:“我是個農民,沒文化,我只是坦率地講我們是國家批準的。”
邱淑花說,她的丈夫在1992年得了食道癌,得知吃熊膽粉的藥可以治病,后來她丈夫說,如果能找到黑熊他們就來養。(經濟觀察報)
(徐志嬌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