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剛: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過程具有長期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5-27 11:34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
據中國證券報5月27日報道,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在“2010中國基金業金牛獎頒獎盛典”上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王國剛還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華安投資部總經理、華安安順基金經理尚志民和銀華基金A股投資總監、銀華核心價值優選基金經理陸文俊的提問。
尚志民:基金業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是非常有信心的,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都在進行中,如何看待這一過程?
王國剛:一般意義上討論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主要范圍是在工業經濟內部,比如從1996年開始提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那時候討論的是從粗放型經營轉變成集約式經營。2002年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改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出了從原來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轉向低耗能、環保型產業。但實際上中國經濟的轉變范圍遠大于此,它的準確概念應是工業經濟推動為主轉變為以城市經濟和工業經濟共同推動為主的經濟方式轉變。
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前30年時間,通過解決城鄉居民吃穿住用,從而拉動了中國經濟增長。那么在以后30年,要通過解決城鄉居民的住、行、學來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個過程就是城鎮化的過程,它更為復雜、更為艱巨、時間更長。
陸文俊:住建部近期提出了2010年保障房建設的目標量,要進行經濟適用房和民租房大規模建設,這是否對商品房開工率有所影響?保障房建設能否真正落實?在未來2、3年是否還能持續不斷地加大執行力度?
王國剛:中國13億人口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消費體,無論吃、穿、用還是住宅方面,都是多層次的。如果經濟發展中只考慮某一層次的需求顯然是不夠的,住房也是如此。
因此采取多層次、多種方式解決廣大居民對住宅的需求,這是長期的方式。至于說如何解決,還需各界共同探討。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