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克莉絲汀羅田安:學會拒絕誘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延誤7個半小時,輾轉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上海虹橋兩個機場,2月22日晚10點30分,羅田安乘坐的飛機終于騰空而起。

到達香港國際機場的時間,是23日凌晨1點,此時,距離羅田安任董事會主席的克莉絲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克莉絲汀”)在香港聯合交易所鳴鑼上市,只有8個多小時了。

他匆匆走出機場,細細交待同行的幾位高管帶隊分頭乘坐出租車前往酒店,甚至還從錢包里拿出幾張港幣,給沒有兌換港幣的同事。隨后,他自己帶著妻子,也乘上了一輛出租車。

沒有任何排場。此時的羅田安,掌管的克莉絲汀是在中國內地共有898家直營門店(截至2011年12月21日),5家中央工廠,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烘焙連鎖企業。


但與那個15年前在臺灣事業鼎盛期前呼后擁,乘坐大排量豪車出入的羅田安,已判若兩人。

23日上午9點30分,克莉絲汀(01210.HK)以1.48港元/股開盤(收市報1.61港元)。在香港聯交所二樓的鳴鑼區域,克莉絲汀的高管們一邊交談、拍照,一邊不時盯著液晶屏,關注股價的變化。

自始至終,羅田安幾乎沒有將視線投向液晶屏和周圍的幾臺電腦。當被追問“你對今天克莉絲汀的表現怎樣評價,目前的股價你是否滿意時”,他略微沉思了幾秒之后說,“路遙知馬力”,一個好的企業,不能用一時的漲跌來評價,“選擇這個經濟動蕩的時間節點上市,我是想激勵團隊,回饋股東,更重要的是,實現公司的進一步升級,乃至于這個產業在中國內地的升級。”

保留和吸引人才

克莉絲汀幾年來一直在尋求上市,但路途坎坷。從香港市場到臺灣市場,再到香港市場,耗去5~6年時間,卻始終不改癡心。

羅田安因1997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投資失敗,而被迫從香港中轉來到內地,接手他和十余位臺灣西點業同行、上海煙糖集團、上海冠生園合資創辦的克莉絲汀。

經過13年的發展,這家企業由最初的瀕臨破產,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直營烘焙產品連鎖經營企業之一。

在這期間,羅田安從最早的進廠就開始洗廁所、擦地板,到后來的一家一家找門店,再到今天事必躬親,他仍然相信,自己做什么,職業經理人都會看在眼里,都會學在行動上。

在“無根臺商”中,他是少數不依賴臺灣職業經理人,而是“就地取材”,培養和使用大陸經理人的企業家之一。

臺灣食品連鎖行業在大陸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羅田安分析,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完全本土化。“沒有完全本土化的人才來幫助經營,要想突破,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早年他與妻子共同經營企業,各有各的觀點,矛盾沖突常常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作。雖然早期羅田安在上海重整企業,妻子江若嫻幫助良多,但羅田安仍然堅持請妻子退后一步,為了克莉絲汀的事業,江若嫻最終選擇了遠離核心團隊,不參與丈夫的經營管理。“我是那一個他讓我上前我就上前,讓我退后我就退后的角色。”上市當日,江若嫻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羅田安承認,克莉絲汀之所以“執著于”上市,其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意識到公司的正常運營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些主要的職業經理人,也依賴于能否很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在香港上市,能夠實現內部人才提升的目標,也能夠達到引進外部人才的目標”。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上市當日上午10點,克莉絲汀的高管們走出香港聯交所之后,下一站就是各自奔赴香港當地的面包店“取經”,羅田安說,多年來,管理層成員都形成了出差到哪里,就要去哪里的面包店參觀的“工作習慣”。

拒絕誘惑

針對不同消費者群體,羅田安提出了“地鐵店”、“好鄰居店”、“街轉角店”等門店模式,從而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使得企業的品牌得到了傳播。

2013年,克莉絲汀計劃門店總數要達到1200家,這意味著原有的幾種已經被證明成功的門店模式會被保留,并且做適當的占比調整。而新的門店模式,也會被大力發展。

“香港、臺灣的很多家庭,都是長期不使用廚房的,便利店、速食店成為給這些家庭提供餐食的主要渠道。”羅田安分析,在歐美和日本、臺灣等市場,速食是一個普遍的發展趨勢。這其中,就給烘焙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代表健康、方便的少油、少糖、少鹽的現烤八分熟歐式調理面包,是“速食”的一種“典型產品”。

調研機構Euromonitor的報告顯示,烘焙行業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3.1%。正是因為相信現烤八分熟歐式調理面包是烘焙業的“藍海”,并且看好烘焙行業的發展潛力,克莉絲汀開始開出“歐式鮮焙店”,數據顯示,歐式鮮焙店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僅在上海松江開設的第一家歐式鮮焙店,就在9個月間實現了人民幣460萬元的收入。

在羅田安看來,鮮焙食品的市場潛力遠遠沒有被人們真正認識到。他更大的“野心”是,開發西式冷鏈產品,即將現烤八分熟的歐式調理面包產品,供應給另一條成熟的市場渠道——超市、便利店。

羅田安的底氣,來源于克莉絲汀用了四年時間,在江蘇南京建立了一家中央烘焙工廠,專業化、自動化的生產線,能夠保證克莉絲汀為下游渠道供應安全、可靠的產品。

他舉例稱,在日本和臺灣市場,烘焙面包店很多,做得辛苦,但往往生命期都在2~3年,原因是,這些面包店依靠的是面包師傅人工完成面團的醒發、面包的烤制,品質很難保持穩定。

“除非面包師傅每天的心情都很好。”羅田安說,只有實現品質穩定,才有可能形成“烘焙工業”,才有可能支撐連鎖店和西式冷鏈的發展。

一直以來,對于非烘焙行業的所有投資,羅田安都持有一種極為謹慎的投資態度。

“如果是年輕的時候,我也許會沖動地投入到房地產市場去,”羅田安說,“但1997年,我在臺灣房地產市場已經摔得粉身碎骨,好的時候得意忘形,不好的時候如同過街老鼠,起伏太大。”

羅田安說,這讓他學會拒絕誘惑,絕不沖動投資。他認為,做任何產業,都有一個很大的市場,如果能夠專注去做,就能夠實現企業家價值,“你不必樣樣做好”。

正是因為對誘惑充滿了理性的觀察,盡管一家加盟店動輒能夠收取幾十萬上百萬美元的加盟費用,克莉絲汀還是拒絕加盟店。“我們目前沒有發展加盟店的計劃。”羅田安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