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身處灰色地帶 無法發揮長才 民眾消費需求打折扣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有專業無認 證療 整脊 景觀難為師法規限制 身處灰色地帶 無法發揮長才 民眾消費需求打折扣

前言:對於擁有專業技能、傳授理念學識,並解決日常生活中各種疑難雜症的從業人員,我們尊稱他們為「師」,從律師、醫師,到工程師、設計師等皆是;但台灣當前社會,仍有許多專業人士無法在法律上獲得明確的定位,導致本身長才無法徹底發揮,民眾愈趨多元化的需要和消費權益也因此大打折扣。本期社會觀測站挑選了芳療師、整脊醫師和景觀師三例個案,為讀者深度討論他們立於灰色地帶的處境,以及相關的法規和消費議題。 不只按摩美容 芳香可輔助醫療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

從事美容工作的紀小姐,觀察到這幾年國內SPA與芳療市場日益擴大,心生考取證照的念頭,但向多家精油協會詢問後,她發現許多公司要求須先購買產品才能上課或參加考試,最後所花費的金錢往往都高於學費,讓有心想成為專業芳療師的她踟躕不前。為紓解生活壓力,許多人會在工作之餘尋求自我心靈休憩的管道,台灣芳香療法隨之逐漸興起,愈來愈多原本從事美容、按摩工作的從業人員,像紀小姐一般有心進修芳療課程,但面臨國內缺乏證照制度,加上琳琅滿目的國際證照班,市場上亦充斥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資訊。

民眾或許有疑問:「到底何謂芳香療法?」中華芳香精油全球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有綱表示,從古埃及時代,便已經將芳療應用於美容及醫療當中;「芳香療法」此一名詞首次被提出,源自一九二○年的化學家雷內‧摩莉斯。芳療最常聽到的效果不外乎放鬆、舒服、抗傳染、健康促進,對此花漾芳療學院創辦人卓芷聿表示,芳療是最被誤解的自然療法,芳療不只是聞香,也不是只有心理層次感覺舒暢而已,英國的芳療不但可取得政府認可的證照,且是該國護士最受歡迎的輔助療法;日本也有芳療師進駐助產院,為孕婦作產前與產後的芳療按摩及調理。

相較於國外對芳療的信賴與使用程度,從業人員並領有具公信力的證照,王有綱指出,國內衛生及學術單位確實相對保守與進化緩慢,但由於愈來愈多的民眾有實質上的芳療需求,去年台大醫院成立「輔助醫療部門」,首度將芳香療法列入,由扮演醫界龍頭地位的台大試驗芳療,也算是一大進展與突破。「多數台灣民眾,甚至是衛生主管單位,對芳香療法的印象多半仍停留在薰香及美容保養,完全忽視其在醫療上的成就。」

卓芷聿表示,隨著國際間以芳療作為輔助醫療方法,幾年前台北護理學院運動保健系及護理系已設有芳療課程,國內目前榮總、台大、馬偕等醫院的安寧病房,也開始採用芳香療法來幫肋癌末病友減輕痛苦。在台北護理學院擔任助理教授的卓芷聿,臨床上常以薰香精油來按摩安寧病房的病患,並利用香味與肌肉舒緩作用,降低病患對藥物的依賴程度,提高醫師的療效。「在政府機關尚未認同芳香療法的功效前,遑論相關證照制度的建立與考核。」

王有綱表示,正因為國內普遍缺乏芳療的正確觀念,自然沒有芳療相關證照考核制度,也沒有任何精油的法令規範;現今台灣各芳療協會的作法,是培訓學員取得國際證照。「正因為大眾對芳療缺乏正確認知,芳療的『正名』是當務之急。」王有綱指出,台灣醫療以西方醫學為主流,中醫則是近幾年才獲得重視,而芳療就像是西方的中醫,期待透過芳療產業的發起,逐步在學術界建立完整教育系統,如此才能引起政府單位的正視,進而立法保障。

「將芳療納入法律規範,並建立證照核發機制,是保障國人使用精油安全的最佳方法。」卓芷聿表示,建立制度不但能健全芳療制度,也直接保護了消費者權益。卓芷聿期待透過醫療機構、學校教育上的推廣,建立嚴謹且完整的訓練機制,讓大眾正確認識芳療,讓國內的芳療能成為輔助醫療,甚至是生活保健的一環,嘉惠更多有需求的民眾。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