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胡錦濤:下半年要提高政策調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7-22 18:32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20日強調,下半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政策調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努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據新華社7月22日報道,中共中央7月20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溫家寶、賈慶林、習近平、李克強出席座談會。溫家寶通報了上半年經濟工作有關情況,介紹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考慮。

座談會上,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農工黨中央主席桑國衛、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王欽敏、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無黨派人士陳章良先后發言。他們表示贊同中共中央、國務院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對下半年經濟工作的考慮,并就優化投資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推進城鎮化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開放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認真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后,胡錦濤作了重要講話。他表示,同志們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經濟工作取得的成績,并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對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認真研究、積極采納。

胡錦濤強調,今年以來,我們繼續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積極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圍繞鞏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胡錦濤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胡錦濤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清醒認識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堅定信心,統籌兼顧,切實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加強政策引導和工作力度,堅定不移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胡錦濤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對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正確把握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新特點,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政策調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努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要加強經濟監測預測預警,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配合,注意把握好政策調控力度和節奏,推進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要繼續做好農業發展工作,抓好夏種夏管和秋糧生產,力爭全年農業再獲好收成,抓好防汛抗旱、防災減災各項工作。要繼續構建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著力增強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落實和完善擴大消費政策,提高政府投資質量和效益,引導民間資本更多投向國家鼓勵的產業和薄弱環節。要繼續加強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支持和引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全面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做好推動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工作。要繼續推進節能減排,堅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不動搖、不松勁,全面落實目標責任制,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財稅、金融、價格、房地產、社會保障等方面改革,推動外貿發展方式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加大實施“走出去”戰略力度,開拓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要繼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社會建設力度,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在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藥衛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扎實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胡錦濤強調,在做好以上各項工作的同時,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正確把握今后一個時期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做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希望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作用,深入調查研究,繼續集思廣益,不斷為促進科學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溫家寶在通報時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搞好宏觀調控,以穩定政策為主基調,把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核心,始終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和重點。無論是解決長期存在的體制性、結構性問題,還是解決經濟運行中突出的緊迫性問題,都要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前提下進行。要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落實和完善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消費可持續增長的體制機制,提高政府投資的質量和效益,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要堅持遠近結合、標本兼治,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為明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奠定基礎。要堅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激發經濟發展內在動力和活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盡快走上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

(杜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