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A股本周(11月15日-11月19日)延續大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滬深股市本周延續下挫,滬綜指本周最低至2,806.64點,最高至3,016.13點,收盤報2,888.57點,周跌幅3.24%;深成指本周最低至11,849.90點,最高至12,877.38點,收盤報12,295.85點,周跌幅3.38%。兩市本周共成交約15,899億元,比上周成交金額23,967億元明顯萎縮。
盤面看,本周個股走勢分化,煤炭、有色金屬、石油、金融等權重板塊走勢較弱,中國神華(601088)周跌7.66%、兗州煤業(600188)周跌11.35%、中國石油(601857)周跌10.05%、中國石化(600028)周跌9.04%、工商銀行(601398)周漲6.84%、中信證券(600030)周跌6.91%、中國平安(601318)周跌4.99%、中國鋁業(601600)周跌7.45%、江西銅業(600362)周跌11.98%;家電、建筑、紡織、交通運輸等板塊漲跌互現,格力電器(000651)周漲3.18%、美的電器(000527)周漲3.13%、深紡織A(000045)周漲6.80%、華孚色紡(002042)周漲6.52%、海南航空(600221)周漲3.48%;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機械、傳媒娛樂等板塊走勢較強,云南白藥(000538)周漲0.29%、南京醫藥(600713)周漲5.23%、東信和平(002017)周漲10.43%、浪潮信息(000977)周漲6.14%、科達機電(600499)周漲11.47%、精功科技(002006)周漲15.97%。
從本周市場的整體表現上看,大盤整體上承接了上周尾盤市場暴跌慣性,同時在遭遇期貨品種強勢調整沖擊之后,市場最終呈慣性調整格局。由于美元指數在經歷前期連續下跌之后迎來反彈,這使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明顯調整。本周以資源類品種以及金融類品種的殺跌主力繼續主導市場跌勢,對市場市場整體沖擊較大,預計兩市將延續弱勢調整。
結合上周市場演化態勢來看,兩市大盤經歷暴跌之后盤中有所反彈有著明顯的技術性因素,以超跌反彈的板塊表現來看,像醫藥板塊和公用事業板塊最先展開反彈,這符合短線市場預期在遭遇沖擊之后市場熱點向防御型板塊轉移特征,這印證了市場信心階段性下降的局面,其它多數個股則是反彈乏力,鮮有熱點板塊來給市場人氣構成做多推動力,明顯的 技術性回抽顯示大盤暴跌之后的心理狀態明顯有著太多顧忌,這一點僅為市場暴跌之后反彈的純粹技術性因素;市場還有另外一點應當注意,即大盤股反彈持續性較差,市場交易氛圍在類似于煤炭、有色以及石化股盤中反彈之后雖然有一定激活,但市場交易量能明顯萎縮,這顯示在大盤股反彈并不具備持續走強的動力,仍帶有明顯的掩護特征;所以,就短線市場走勢來看,兩市反彈力度偏弱仍然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回抽,預計將延續震蕩。
本周消息面:
國務院:必要時實行價格臨時干預
溫家寶主持召開常務會議,分析當前價格形勢,研究部署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政策措施。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穩定市場價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及時采取有力措施;又要看到穩定市場價格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正確引導市場預期,堅定信心。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綜合施策、重點治理,保障民生、穩定預期”的原則,堅持扶持生產、保障供應與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結合,實施短期應急措施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理順價格關系與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相結合,維護企業正常經營活動與打擊價格違法行為相結合,抑制價格上漲勢頭,切實保障群眾生活,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5個季度以來首次回落
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4點,比二季度回落5個點,在連續上升5個季度后首次出現回落。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回落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意愿下降,不過整體信心水平仍然處于樂觀區間,大多數消費者對國民經濟運行狀況表示滿意,對未來走勢表示樂觀。從地區分布來看,中部地區消費者信心躍居首位,就業形勢持續樂觀是造成中部地區消費者信心充足的主要原因。其次分別為東部地區和東北部地區。
國務院: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的意見》至證監會、公安部、監察部、國資委、預防腐敗局要求多部委聯合出手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外管局:境外個人在境內限購一套自住房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外匯局就加強《關于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意見》的實施監管,發布進一步規范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要求進一步規范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管理。境外個人在境內只能購買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在境內設立分支、代表機構的境外機構只能在注冊城市購買辦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
統計局發改委:前三季度26個地區GDP能耗回落
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18日聯合公布了前三季度各省區市單位GDP能耗情況。除西藏數據暫缺外,前三季度有26個省份單位GDP能耗同比回落,比上半年增加了3個。其中吉林省降幅最大,達到-5.3%。與上半年相比,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力度的強化,目前多數省份能耗情況有所改善。除了吉林省外,貴州和安徽位居前三季度能耗降幅的第二、三位,分別同比下降4.39%和4.31%。但也有青海、新疆、寧夏和廣西等四省區能耗情況不降反升,升幅分別為2.33%、1.55%、0.89%和0.44%。
四大行并未暫停房地產開發貸款但明顯收緊
目前商業銀行房地產開發貸款確實已明顯收緊。某銀行人士指出,雖然銀行并未公開停止對開發商貸款,但是實際情況和停貸并無太大差別。銀行信貸審批部門“火眼金睛”,只要是開發貸,一般都會壓下來。隨著信貸閘門收緊,房企正經歷艱難的去杠桿化過程。業內人士指出,房企更多依靠貸款支撐發展,一旦資金出現問題,那么市場風險就會大面積暴露。銀行資金如果不能及時到位,不排除未來某些房企在建樓盤出現半拉子工程。
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意見發布
國務院、中央軍委近日印發《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對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部署。《意見》指出,要通過5至10年的全面建設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領域建立起科學的理論體系、法規標準體系、運行管理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國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規律的組織模式、制度安排和運作方式,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資源。同時,要按照管制、監視和報告三類空域劃設低空空域,區分不同模式實行分類管理試點,逐步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低空空域管理法規標準體系,改進創新服務模式,加強配套設施建設,以國家投資為主,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投資建設航空服務站,合理構建航空服務保障體系。
國土資源部:11月底前完成稀土專項整治
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稀土等礦產開發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68號)要求,全國稀土等礦產開發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應在2010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為確保各地如期完成本行政區域內稀土等礦產開發秩序專項整治工作,并做好檢查驗收工作。
中國將開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
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商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海關總署決定會同江蘇省、廣東省在蘇州市、東莞市開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繼續發揮加工貿易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加快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措施。開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有利于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有利于積累工作經驗,探索有效模式,對于促進加工貿易規模與結構、質量與效益的協調發展,實現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中國單機單船融資租賃業務正式起步
上海銀監局按照中央政府及上海市政府的部署,積極配合浦東新區推進單機單船(SPV)融資租賃試點工作。在其推動下,上海的兩家公司成為首批獲中國銀監會批復,允許其在境內保稅地區設立項目公司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的金融租賃公司,兩家公司首批設立了6家單機單船項目公司。此間金融界人士表示,上述以租賃方式報關進口民航客機的業務是真正意義上的融資租賃SPV業務,標志著中國融資租賃業務模式的突破,以及中國單機融資租賃業務的標準化、規范化起步。
“環首都經濟圈”將實施差別地價及減稅政策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河北省發改委了解到,為吸引首都產業轉移和聚集,河北省將單列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用于環首都經濟圈建設,并實施有差別的地價政策;同時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力度,對接收的北京轉移、擴散企業自投產3年內按照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全額給予支持。根據《關于加快河北省環首都經濟圈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河北省計劃以“13縣1圈4區6基地”的發展規劃打造環首都經濟圈,計劃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由2010年的1,196億元達到4,784億元,年均增長31%以上,城鎮化率由2010年的33%上升到60%,年均增長5.4個百分點。依照河北省的這一規劃,將主要與北京的產業及居住需求對接。
保監會:保險資金不能直接參與房地產開發
11月14日,2010全球PE北京論壇在北京舉行。保監會主席助理陳文輝在論壇上發言時表示,目前應審慎對待保險資金參與股權投資的潛在風險。保險機構本身是風險管理機構,為公眾提供安全保障,不能為被保險人帶來新的風險。保險資金參與PE投資,需要審慎關注可能存在的風險。保險公司作為投資主體,應當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資產托管、專業隊伍、財務指標等方面達到監管的標準,體現從嚴管理和能力優先的原則,明確規定投資管理機構和中介服務機構的資質。二是界定投資標的,明確保險資金只能投資于處于成長期或者成熟期的企業股權,不能投資創業風險投資基金,不能投資高污染、高耗能等不符合國家政策和技術含量較低、現金回報較差的企業股權。不能投資商業住宅,不能直接參與房地產開發,不能投資涉獵房地產企業。
各地可將土地出讓凈收益10%用于公租房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下發的《關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從2010年起,各地在確保完成當年廉租住房保障任務的前提下,可將現行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安排不低于10%的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統籌用于發展公租房,包括購買、新建、改建、租賃公共租賃住房,貸款貼息,向承租公租房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發放租賃補貼。從2010年起,各地在完成當年廉租住房保障任務的前提下,可以將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中計提的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統籌用于發展公共租賃住房。
蔣耀平:引導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
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16日在第十二屆高交會中國高新技術論壇上表示,商務部將為中外企業合作交流創造有利條件。首先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鼓勵境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支持我國研發機構和企業在境外開展聯合研發,鼓勵我國企業和研發機構參與國際標準制定,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我國技術示范應用項目,共同形成國際標準。其次,要切實提高投融資的質量和水平,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投資,擴大企業境外投資自主權。再次,要大力支持境內企業跨國經營,結合對外援助等積極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重點產品、技術和服務,開拓國際市場,加強企業產品和服務國際認證的合作。
吳敬璉:我國有望引領全球電動汽車產業方向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16日出席第十二屆高交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論壇時表示,我國如今已具備參與高層次國際競爭的實力,官產學三方應共同努力,通過ICT(信息、通信和技術)和電動汽車等產業的發展,實現“彎道超車”。“在ICT和電動汽車領域,我國很有希望引領全球的產業發展方向。”吳敬璉表示,任何金融危機之后都是新一輪的產業革命,我國經濟目前正處于這一進程之中,而且我國已擁有培育自主核心產業的條件。
啟動四級儲備制 商務部多措施并舉保蔬菜供應
商務部發言人姚堅透露,蔬菜價格正在成為政府調控經濟的重中之重,商務部將從產銷銜接、蔬菜收儲等四方面來減負百姓“菜籃子”。未來蔬菜儲備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和有效地強化,建立中央、省、地、縣的多層級儲備制度。
韓國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至2.50%
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16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至2.50%,但為扶持中小企業的總額限度貸款利率仍維持1.25%的水平。
愛爾蘭債務問題引發第二輪歐債危機擔憂
11日,愛爾蘭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逼近9%,比歐元區信用等級最高的德國國債高出近7個百分點,創下自歐元1999年誕生以來的最高水平。這意味著愛爾蘭政府從金融市場籌資的借貸成本已經高得難以承受。愛爾蘭形勢驟然緊張,有關愛爾蘭即將要求歐盟救助的消息甚囂塵上。在金融市場一股非理性恐慌情緒的推動下,愛爾蘭是否會淪為第二個希臘,在歐元區掀起第二波債務危機備受關注。
10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環比降1.24%
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18.2,較9月份下降1.24%,為今年3月份以來最大單月跌幅。10月份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為111.8,較9月份下降1.77%。
10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76.63億美元 同比增長7.86%
商務部16日發布的數據稱,10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76.63億美元,同比增7.86%;前10個月實際使用外資820.03億美元,同比增長15.71%。
前十個月房地產領域FDI猛增48.04%
2010年10月,中國實際利用外資(FDI)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不過,近期房地產利用外資猛增,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領域FDI發生較大變化。2009年房地產業FDI降幅高出總體降幅7個百分點,2010年1月,房地產業實際使用外資額繼續下滑,同比下降6.04%,但1月至10月累計增幅已猛增至48.04%。
11月15日至11月19日收盤綜合情況
--------------------------------------------------------------
開盤價 收盤價 漲跌幅% 最高價 最低價
滬深300 3,298.74 3,178.85 -3.43 3,319.98 3,076.21
上證綜指 2,984.87 2,888.57 -3.24 3,016.13 2,806.64
深證成指 12,772.85 12,295.85 -3.38 12,877.38 11,849.90
上證B指 299.30 295.28 -1.15 304.92 283.75
深證B指 827.90 823.54 -1.16 847.15 793.62
中小板指 6,894.97 6,898.24 +0.39 7,076.77 6,500.95
--------------------------------------------------------------
(嵇南濤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