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商業房改住宅開發商熱賣 專家稱商改住危害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鄭州部分以商業立項的樓盤被當做住宅賣,有專家稱,“商改住”熱賣后果很嚴重,商業房混進住宅市場,會使國家的調控政策打折扣。

中新社援引大河報5月24日的報道稱,連日來,有多名市民對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鄭州有一些樓盤,預售證上顯示的是商業房,開發商卻把它當住宅賣,將來業主入住后,居住成本增高,沒有教育、文化、娛樂等配套設施,而且還易被人鉆空子。肆意把商業房改為住宅,影響房產新政的實施。”

調查:商業房當成住宅正熱賣

在鄭州有多少個以商業立項的樓盤被當做住宅賣呢?“誰也說不清,但肯定不少。”一些知情者這樣告訴記者。從5月21日開始,按照知情者提供的線索,記者對3個樓盤進行了暗訪。


5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鄭東新區農業東路上的宏光藍水岸售樓部,一名姓梁的售樓員告訴記者,該小區土地性質是商業,但建的是高檔住宅,她還給記者推薦了6號樓上的一套小戶型。記者從鄭州市房管局了解到,該樓盤的預售證上顯示6號樓用途為“商業服務、辦公”。

當天下午,記者又來到位于衛生路上的綠城都市花園樓盤,在售樓部,一王姓售樓員說,現在售賣的是4號樓,該樓共有18層,8樓以下為標準間,8樓以上為復式,可以做住宅,天然氣、暖氣都有。記者查閱該樓盤的預售證獲悉,該樓盤4號樓用途為“辦公、商業”。

22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華山路上的昆侖華府小區,預售證上顯示該小區目前正在銷售的A號樓用途為“商業、辦公”,但這里一王姓售樓員說該樓可以居住,目前一室一廳的房子已經賣完,現在只剩標準間了。她還說,將來在這里居住,水、電和物業費也會按照住宅的標準收。

在樣板間,記者看到該房子進門擺的是一個櫥柜,櫥柜上有水管,櫥柜下有下水設施,抽油煙機旁邊還有一個排油煙的管道,房子正中間擺有一張床,整個擺設就是一個住家戶的模樣。

職能部門:商業房辦的是商業房產證

鄭州一家建筑設計院的范先生說,按照國家設計規范,商業樓上是不通天然氣的,也不會設計廚房,除了衛生間,也不會安裝排煙道和上下水。開發商做這樣的設計,顯然是把它當住宅賣。

5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鄭州市房管局市場處,該處的王姓工作人員說,規劃的是商業房,就應該按商業房賣,將來辦證辦的也是商業房產證。

記者23日下午也采訪了鄭州市自來水總公司和鄭州市電力公司的相關人員,兩家人員都說,他們收費的依據就是看業主購買的房子用途到底是住宅還是商業房,如果購房合同上顯示是商業房,用電每度是0.76元,用水每噸是4.05元。而現在住宅用電每度0.56元,住宅用水每噸2.4元。

有關專家:“商改住”危害多

“‘商改住’熱賣,后果很嚴重。”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23日下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了抑制高房價,國家目前出臺了很多政策,但這些政策都是針對住宅市場的,現在一些商業房也混進住宅市場,開發商鉆這個空子,就會使國家的調控政策打折扣。如國家規定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貸款的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但如果消費者購買的第二套房子是商業房,有些銀行可能就不會按此政策執行。

對于業主來說,買了這樣的房子也是“后患無窮”,商業房土地的使用年限只有40年,比住宅少30年。按照現在的政策,買了商業房,如果當住宅用,也不能隨房遷戶口,孩子上學也不能享受就近入學的政策。將來住上這樣的房子,里邊既有辦公的又有居住的,會有很多安全隱患。

《物權法》規定,住宅產品70年產權到期自動續期,而商業房如何續期尚無明確政策。另外,商業房購買后,將來再轉讓的機會也會比住宅少。

“買了商業房居住的人享受不了居民小區的許多配套設施。”鄭州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王霞說,按照《城市居住區設計規范》,居民小區會有幼兒園、健身器、文化活動中心、社區診所等許多配套設施,而以商業房為主的樓盤是不會配建這些的。王霞說,事實上,從居住功能上來看,商業房也遠不如住宅,按照國家規定,住宅的日照時間就比商業房長得多,從通風上來說,住宅的要求也比商業房高。

記者在以上幾個樓盤采訪時,很少有購買者了解這些細節,甚至連買商業房不能遷移戶口,子女不能享受就近入學等政策很多人都不知道。

宋向清說,“商改住”同時也是一種違法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建設用地經依法批準后,用地單位就不得擅自改變原批準的土地用途,擅自改變就是一種違法行為。不按預售證上規定的房屋用途進行銷售也是一種違規行為。

宋向清說,在一定區域內,如果很多房子都變成了住宅,商業房減少,也會使城市失去活力。目前一些開發商希望把商業房當住宅賣,同一些區域內住宅價格高、住宅好賣有關,同時也同商業房拿地價格比住宅低、開發商想追逐更大利益有關,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政策制止“商改住”行為。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