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西部大開發投資仍將唱主角

鉅亨網新聞中心


過高的投資率、較低的消費率讓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方式飽受詬病,但中國仍是一個人均資本存量不足的國家,這決定了未來經濟增長仍將是投資唱主角的模式。

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協調發展,是國民經濟良性運行的保證,但在過去幾十年的高速發展過程中,中國對投資和出口形成了高度依賴癥,投資和出口成為了經濟增長的主推力,消費卻萎靡不振。

數據顯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居民消費率出現大幅下滑,從1978年的48.8%下降到2008年35.3%。而與之相反,投資卻不斷上升。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的投資率始終保持在30%以上,1992年以來又進一步上升至35%以上。截至2008年,29年里投資率的平均值為37.4%。自2003年以來,投資率已連續4年超過了40%,投資增速也達到了20%以上,大大超過了GDP的增速。自1980年以來,世界平均投資率平均為22.7%,中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

全球金融危機發生,讓中國飽嘗了經濟不平衡發展之苦。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出口大幅下降,經濟增長一度出現急劇性下滑。這種下滑后來雖在政府大力投資下穩住了,但也由此導致中國經濟增長中不平橫和不穩定問題更為突出,經濟結構調整的難度更為加大。比如,當前政府財政一緊縮,經濟增長便馬上面臨嚴峻的挑戰。


雖然中國已經形成了投資依賴癥,但未來經濟增長仍將以投資為主導。

一方面,中國較高的儲蓄率為較高的投資增長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中國人均資本存量仍不足,仍需投資發力。據匯豐估計,中國的資本存量(按當前價格計算)于2010年底達到93.3萬億人民幣,合13.8萬億美元,僅為美國資本存量(2010 年底為44.7萬億美元)的30%。2010年中國人均資本存量為1萬美元左右,不足美國的8%,為韓國的17%左右。顯然,未來中國經濟增長仍將是一個人均資本存量不斷提高的過程。

而在地區人均資本存量比較上,東中西部較大的差異也足以保證未來經濟增長的高投資率。尤其是西部地區無論在物質資本還是人力資本上,其上升空間無疑都很大。從物質資本看,與東部很多地區已進入工業化晚期相比,西部地區大都仍處于工業化初期;2008年,東部地區城鎮化率平均達到56%,西部地區只有38%。由此可見,西部地區要達到東部的發展程度,仍需大幅提高投資率和資本存量。

與物質資本相比,人力資本投資是一項更重要的投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W•舒爾茨曾對美國1929-1956年間的國民收入增長的原因進行考察,結果發現其國民收入增長的21%-40%應該歸功于該國為增加人力資本存量而進行的教育投資。但即使在人力資本上,東西部差距的鴻溝仍很大。西部地區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西藏61%、青海42%、甘肅32%,基本上處在全國最高水平。

近期,為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國務院出臺了《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可以預見,未來五年中央對中西部地區的投資力度將會加大。而隨著西部地區投資的高速增長,中國的投資率仍將會居高不下,中國投資依賴癥較長期內都難以擺脫。

(吳志武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