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量制價壓泡沫 港府4招增土地供應 奪回賣地主導權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香港房地產泡沫風險增大,昨日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即透過「 4 招」增加供應,銳意奪回賣地「主動權」,將一些未被勾出的土地主動定期拍賣,並增加中小型單位供應。據悉,今天公布的勾地表將納入數幅市區優質豪宅地,倘最終未被勾出,會每隔數月「定期」推出市場拍賣。
《星島日報》報導,曾俊華昨日在財政預算案承認,外來資金流入推高豪宅價格,某程度影響中小型樓宇價格,令市民憂慮置業困難。他透露,曾經就市民供樓負擔進行壓力測試,在低息環境下,市民現時供樓負擔平均佔總收入 38% ,低於過往的 53% ,但倘若加息 3% ,市民差不多要用一半收入供樓;坦言現時樓市看不到有泡沫,但有關措施是未雨綢繆。
他強調,政府會關注樓市,有需當局將循 4 方面穩定樓宇供應,包括在勾地表內指定數幅巿區住宅地,如未來 2 年未被勾出,會公開拍賣或招標;要求西鐵及巿建局項目提高中小型住宅單位供應;將西鐵朗屏站旁一幅 1.2 公頃土地公開招標,指定發展中小型住宅單位;房委會研究活化居屋第二巿場。
據悉,將於今日公布的全新勾地表涉及的數幅「焦點」地皮,全是市區優質豪宅用地;若最終未有勾出,政府會每隔數個月將地皮「定期」推出拍賣。政府消息人士直言,樓市並非單純土地供應問題,推出有關措施是為了取回賣地「主動權」,不再被發展商「牽著鼻子走」。
房委會積極研究如何活化 30 萬個居屋單位二手市場。政府消息指出,主要會從申請資格、簡化程序及市場承擔能力等方面,進行研究,主要目標仍然是公屋居民,希望增加公屋單位流轉。
港鐵物業總監何恆光表示,有關措施將有效幫助紓緩樓價,而港鐵日後會按市場需要推出西鐵沿線項目,最快可望 3 月推出的為南昌站上蓋項目,將提供約 3000 個單位,面積平均約 750 方呎。在西鐵物業招標上,亦會要求發展商提供更多中小型單位。
港府預計今年度土地收入逾 373 億港元,較去年原預算大增 1 倍多,當中 138 億元來自公開拍賣及招標,逾 228 億元來自修改地契等費用收入。至於新一年度地價收入,政府根據本地生產總值 2% 推算,估計將達 341 億元。
曾俊華表示,今年私人住宅新單位落成量,會增至 1 萬 4300 個,未來 3-4 年則合共預計約有 5 萬 3000 個單位供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