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迎來全民炒債時代?象徵意義或大於實質影響
2016-02-15 20:30
(圖:AFP)
中國央行周末宣布決定進一步拓展企業和個人投資國內固定收益市場的渠道,以期在債市快速擴容之際引入更多資金。然而,該政策實際效果可能有限。
分析師對彭博表示,債券市場以機構大宗交易為主,投資者有較高的技術門檻要求,散戶投資的規模占比本來就低,況且滿足條件的投資人已經能夠通過銀行理財、基金等渠道間接參與到債券投資中來, 此舉很難帶來明顯的增量需求。
「影響不是特別大吧,他們都不是專業投資者,」 國泰君安分析師徐寒飛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他指出,許多已開發國家的債券市場一直對個人開放,但機構在交易中占主導。
中國央行周日發布《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櫃台業務管理辦法》,向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1000萬元的企業和年收入不低於50萬元、名下金融資產不少於300萬元、具有兩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的個人投資者等,開放銀行間市場包括地方債、信用債、國家開發銀行債券、政策性銀行債券在內的全部債券品種的現券和回購交易。
具備投資資格的還包括國務院及其金融行政管理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所持有或者管理的金融資產凈值不低於1000萬元的投資公司或者其他投資管理機構;上述機構管理的理財產品、證券投資基金和其他投資性計劃等。
央行稱,對這些滿足條件的投資者開放這些櫃台業務是「為促進債券市場發展,擴大直接融資比重。」
差強人意
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櫃台業務是指金融機構通過其營業網點、電子渠道等方式為投資者開立債券賬戶、分銷債券、開展債券交易提供服務,並相應辦理債券托管與結算、質押登記、代理本息兌付、提供查詢等。
目前,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商業銀行櫃台購買國債、國家開發銀行債券、政策性銀行債券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政府支持機構債券,或是通過證券經營機構營業網點購買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債券。
國金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潘捷表示,現在大部分個人投資者投資債券還是通過理財、資管和基金這些間接方式,直接參與債券市場的並不多。即使放開了銀行間櫃台市場,預計增量資金規模有限。
據中債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個人投資者債券托管量達6603.21億元人民幣,占整體近35.4萬億托管規模的約1.87%。
華創證券分析師屈慶在14日的報告中指出,櫃台交易的債券品種以 利率債為主,這類債券的利率偏低,對金融資產較高的個人投資者的吸引力不足;此外,櫃台市場流動性可能更弱於交易所市場,也很難吸引到機構投資者的參與。
北京時間2月15日14:27,2025年到期、票息2.99%國債買價殖利率報2.84%;相較之下,3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為2.75%。
徐寒飛還指出,個人投資者和企業會更傾向於通過銀行理財產品間接投資債券的原因是他們缺乏對凈值波動和違約事件的應對和處理能力。買銀行理財產品等於給他們提供了一層銀行的信用保護。
供給壓力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萬釗14日在彭博電話採訪中說,擴大了地方債購買者範圍,有利於緩解今年的地方債供給壓力。
此前據知情人士稱,地方政府今年可能發行約6萬億元人民幣的債券,包括新增債券發行和發行地方債置換存量債務的額度。去年下達的地方債置換額度為3.2萬億元,新增地方債券的額度為0.6萬億元。
信用債也在高速擴容。受寬鬆貨幣政策和國家鼓勵企業直接融資等因素刺激,2015年中國信用債總發行量同比暴漲三成至近8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彭博中國資本市場承銷商排名上榜機構表示,今年新債發行有望保持類似的成長速度,企業將利用當前低利率窗口繼續爭相發債。
根據此次《辦法》,滿足條件的企業和個人投資者只能投資發行對象包括櫃台業務投資者的新發行信用債,而不能參與存量信用債的交易。不滿足條件的投資者只能買賣發行人主體評級或者債項評級較低者不低於AAA的債券,以及參與債券回購交易。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