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取消藥品加成仍難根治以藥養醫 醫療改革任重道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2-25 12:16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將在全國范圍內鋪開,劍指“以藥養醫”,但取消藥品加成面臨著公立醫院的補償難題,難從根本上破除“以藥養醫”體制,醫療改革任重道遠。

據中國證券報2月25日報道,《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指導意見》公布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將在全國范圍內鋪開,劍指“以藥養醫”沉疴。依照政策初衷,取消藥品加成,一直被百姓詬病的“大處方”、“看病貴”有望被終結。然而,且不說取消藥品加成面臨著公立醫院的補償難題,就算能夠順利取消,也難從根本上破除“以藥養醫”體制。


取消加成、降低藥價——政策的初衷無疑是美好的。但取消平均15%的藥品加成毫無疑問將率先面臨著來自公立醫院的消極抵制。有醫院人士表示,藥品加成取消之后,依靠藥品加成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公立醫院,連醫務人員工資的發放都成問題。而這部分收入缺口,如果都依靠政府補償,無疑將給中央和地方財政帶來巨大的挑戰。

目前,北京市的公立醫院補償方案已經出臺,另外省市的補償方案也在緊張制定中。補償范圍主要涉及離退休醫務人員工資待遇、設備更新、重點學科建設等方面,并不能完全覆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所產生的收入缺口。

有識之士指出,政府補償公立醫院,并不意味著醫院因取消藥品加成而產生的損失將全部由政府來“埋單”,必須督促醫院自身通過提高管理效率來壓縮管理成本,否則,無法調動醫院合理用藥的積極性,改革并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補“供方”的方式能否真正讓患者受惠還不一定,反而會給地方財政帶來巨大的壓力。可想而知,對于那些經濟條件不好的地區,其公立醫院改革很可能只是“紙上談兵”,即使對已經進行改革的公立醫院,日后的持續經營也難免陷入困境。

更有觀點認為,取消藥品15%的加成,對限制醫生開“大處方”的效果很難有實效。因為取消藥品加成,只是確保醫院的藥品進價與售價保持統一,但如何確定藥品進價科學合理,卻是各地招標采購所要解決的問題。

而這一點,正是以藥養醫的頑疾所在,醫院實際獲得的藥品加成收入事實上并不止表面所說的15%,有的高達30-40%,這也早已是醫藥界公開的秘密。原因是,更多的利益輸送在招標環節就已經產生,并導致目前的“藥價虛高”。日前,廣州地區揭露出同一種藥品的醫院零售價格比藥店零售價貴出近一倍、進貨價甚至比藥店零售價還高出20多元的現象,暗中佐證了上述觀點。

據了解,目前各地的招標采購環節,地方政府部門的介入較多,為了能夠獲得市場、實現中標,醫藥企業多方公關;而醫院為了獲得更多的賣藥收入,也更愿意采購高價藥。正因為有這樣一種需求的隱性存在,高價藥的生存空間很難從根本上被消除,而且,很多公立醫院在當地的壟斷性優勢,也使得這樣的采購偏愛很難被撼動,此前出現的藥品一降價就被醫院淘汰的現象正是內中利益在作怪。

在專業人士看來,實際上,對于政府來說,醫院究竟實行多少藥品加成并不重要,政府要做的關鍵是管住藥價的“天花板”,即設定藥品的最高零售限價,并嚴格落實。

目前看來,取消藥品加成還只是破除“以藥養醫”體制的第一步,要徹底根治“以藥養醫”沉疴,尚任重道遠。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