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1103基準價有偏低嫌疑
鉅亨網新聞中心
IF1103昨日正式掛牌,但掛牌基準價升水IF1008僅47.8個點,基準價有偏低嫌疑,分析認為,市場機構的變化軌跡逐漸理性以及香港恒生指數市場升貼水結構持續引導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市場結構是構成這一現象的深層次原因。
據證券時報7月20日報道,上周五IF1007合約順利退市,今日滬深300股指期貨IF1103合約上市交易,IF1103合約的掛盤基準價為2,668.4點。相比當前市場各合約的價差情況,7月16日收盤IF1009升水IF1008 3.8個點,IF1012升水IF1008 46.6個點,而IF1103基準價升水IF1008也僅47.8個點。基準價存在偏低的嫌疑。更深層次的原因如下:
首先期指上市至今,市場結構的變化軌跡逐漸理性。期現價差方面,從上市至今呈現不斷縮窄的收斂過程。上市初期80-20點的波動區間,后來變化為40-20點的波動區間,當前為20點以內的波動區間。而上周五IF1007合約最后交易日,午后期價已經基本貼著滬深300指數現貨的均價線在波動。
期貨合約間價差方面,以現貨月與次現貨月的價差為例,上市初期為60-20點波動區間,當前為20-10點的波動區間。按照理論測算,1個月間,期指兩合約間的正常價差在15-10點左右。實際價差已貼近理論價差波動。不難看出,市場對于價差結構的態度,已經趨于理性。那么,如果按照目前市場已經形成的單月15-10點左右價差核算,IF1103合約的價格應當在2710點左右,基準價偏低42個點左右。
第二、香港恒生指數市場升貼水結構持續引導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市場結構。必須承認,從上市至今價差的收斂,直接原因是恒生指數逆向市場結構作用的結果。但同時,滬深300指數期貨的正向市場結構,也在反作用于香港恒生市場結構。恒指遠期合約與近期合約大幅的貼水,在滬深300指數期貨上市以后,呈現明顯的縮窄變化軌跡。這是期指市場結構變化軌跡理性的另一層面體現。換言之,即便是考慮了香港恒生指數期貨市場的遠期合約貼水情況,IF1103合約的基準價仍有偏低的嫌疑。
當然,從市場層面而言,新合約上市以后,合約價格以及合約間價差,均是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競價過程。相對較低的基準價,能夠給市場參與者帶來一定的趨勢交易和套利交易機會,遠期合約有增倉活躍的空間。IF1007合約退市以后,中金所盤后持倉情況顯示,IF1008合約依然是主空力量占據上風。遠期合約的交易機會能夠帶來均衡市場風險、平衡多空力量的作用。
(毛崇才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