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增持“兩房”債券 美聯儲顧問稱無貶值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凈增持了房利美、房地美債券為主的美國機構債55.87億美元,公司債1.37億美元,美聯儲顧問馬克斯·布羅米爾表示,“兩房”債券不存在系統性風險,長遠來看是合理投資。
【相關專題:美國“兩房”退市后 中國何去何從?;美國房地產市場仍低迷】
相關閱讀:美國政府首次將“兩房”改革提上議程
據每日經濟新聞8月19日報道,據美國財政部8月16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凈增持了房利美、房地美債券為主的美國機構債55.87億美元,公司債1.37億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50億美元左右的增持量并不算大,未來兩房債券不會是中國投資的重點。
另外,美聯儲顧問馬克斯·布羅米爾昨日(8月18日)在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表示,“兩房”債券不存在系統性風險,長遠來看是合理投資。
亞洲地區更受投資關注
渣打銀行經濟分析師嚴瑾認為,中國投資兩房債券一直都沒有明確的總數,但是在6月中國拋售了200億美元左右的美國長債,如果繼續選擇美元資產的配置,那這些資金可能就會配置到機構債上,這是很正常的。
據美國財政部數據,在增持兩房債券的同時,截止今年6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8437億美元,較5月凈減持240億美元。
嚴瑾表示,“從我們監測到的數據來看,6月期間日本的國債是受到中國明顯的投資,以及韓國國債,很多國家都在投資,因為它的市場狀況很好,整體經濟也在走強。歐洲也是一個選擇,但從可以獲得的數據上來看沒有看到有明顯的投資。”
她認為,下半年各國投資的熱點將在亞洲地區。
海通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陳露在其一份公開報告中指出,對于擁有2萬多億外匯儲備的中國政府來說,最多3000億美元的外匯損失也不會直接影響到實體經濟。兩房破產導致美國經濟二次探底進而影響到中國的出口,這個間接渠道造成的負面影響仍可以通過拉動內需來解決。最重要的是,中國本身的金融體系、信貸渠道和資本市場不會遭受兩房破產帶來的沖擊。中國可以繼續推進“金融深化”以支持經濟增長。
兩房風險引擔憂
目前,房利美、房地美已經從紐交所退市,轉至場外柜臺交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兩房”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在美國房地產市場中起著關鍵的作用,而且對金融市場穩定至關重要。次貸危機爆發初期,美國政府還依賴這兩家機構緩解危機,隨著危機深化兩家機構也出現了問題,美國政府隨后接管了“兩房”,目前美國財政部已擁有“兩房”約80%的股份,是最大股東。此次“兩房”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退市,但對“兩房”的債券未造成負面影響。
但是,退市之后兩家機構的2季度經營業績也并不算樂觀。
本月9日,房地美再度向美國聯邦政府尋求18億美元救助金,而房利美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凈虧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148億美元的虧損大幅收窄,創下三年來最低水平。房利美營業收入二季度環比增長近五成,達45億美元。不過,房利美表示,將尋求15億美元的聯邦政府救助。
盡管如此,目前“兩房”債券的信用級別是美國的國家信用,與美國國債的收益水平相當。但由于今年以來其供應偏小,價格總體穩定,收益水平約高出同期限美國國債40個基點。
嚴瑾表示,就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從年初到現在,中國每個月都在增持一些機構債,主要是因為2008年、2009年的風險期已經過去,現在可以回到正常的購買上了。“但我們認為未來的整體投資方向上,這不是重點。50億美元的增持也不算多。”
她認為,如果中國要繼續保有美元資產的話,肯定會選擇較高收益的資產。從長期收益考量的話,不會長期投資兩房債。8月初美國透露了穩定市場的信心,也表示會再次購買長債,可能推動長債的收益走高。
2008年9月,美國財政部接管并控制了“兩房”,以防止這兩家公司倒閉。此后,美國政府以政府監管方式經營“兩房”,動用了納稅人近1500億美元資金注入兩房,暫時填補“兩房”在抵押貸款方面的巨額損失。2009年12月,美國財政部還撤消了此前設定的向這兩家企業撥款避免其倒閉的4000億美元的資金上限。
(郭建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