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后武漢房價首現下降?住房供求矛盾仍未解決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武漢上周商品房成交均價為6,328元/平方米,為新政后的首次下降。分析人士認為,城市住房供求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未來房價仍然存在上漲壓力。
中新社援引楚天都市報5月20日的報道稱,連續4周武漢商品房銷量持續下滑,上周全市成交均價跌至6,328元/平方米,為新政后的首次下降。分析顯示,這是因為郊區低價房占比增大,樓市尚未出現實質性降價。
19日,中指院華中分院數據顯示,上周武漢樓市成交繼續下滑,由前三周的4,564套、3,208套、2,640套,再降至2,479套。16日,全市商品房日銷量僅為190套,為今年以來最低。種種跡象顯示,成交量還將繼續下滑。
處于高位盤整、小幅上漲的成交均價,上周首次出現滑落,降為6,328元/平方米,比前一周下降7.58%。居高不下的房價,終于在新政后出現第一次下滑。
不過,成交數據顯示,后湖、光谷、沌口等近郊區域新推樓盤,普遍調低了開盤價格,一定程度上拉動了銷售,“攤低”了全市成交均價。漢陽湖墅觀止銷售負責人說,按周邊樓盤現有價格,可以賣到4,500元/平方米,后來由于購房人觀望心態較濃,將價格調低為4,000元/平方米,起價只有3,380元/平方米。結果一天賣出八成,大大出乎他們預料。?
?
中指院華中分院首席分析師李國政說,回顧歷次房產新政,市場反應驚人一致:政策組合拳??買房人觀望??成交量下降??開發商硬扛房價,接著是部分開發商開始促銷跑路,一旦有龍頭企業開始降價,整個市場就會隨之下行,以降價帶動銷售。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李國政認為,開發商已具有豐富的調控應對經驗,走一步看一步,是大家共同的心態。公開降價的最大壓力,來自項目老業主的“索賠”,使得開發商心情矛盾,想降也不敢公開說。此次新政的效果,5、6月份才會更明顯。
武漢搜房網分析員潘小山認為,大量需求被趕出市場,新房交易量會逐步下降,價格也會有相當幅度的回調,但城市住房供求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未來房價仍然存在上漲壓力。
(王彥彥?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